黄世智:西安地区校园戏剧的发展历程(1912-1949)|戏剧社团(3)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因此,在中国校园戏剧发展史上,西安地区的校园戏剧活动开始于易俗社的演剧活动,而且起点较高。但是,易俗社演出的剧目都是秦腔,相对于一些校园戏剧社团演出的新剧(话剧),现代性还是弱一些。在民国初年的西安地区,演出新剧(话剧)的校园戏剧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式学堂之中,如陕西师范学堂、西北大学和甘园学堂等。
但由于当时戏剧生态单一,这些校园戏剧在当时并没有被作为整个戏剧界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部分来看待,而是被看成相较于职业戏剧的业余戏剧活动,一般也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到了五四时期,校园戏剧等业余戏剧演出活动又被称为“爱美剧”或“话剧”。
因此,这个时期西安地区的校园戏剧历史以1918年7月陕西省教育厅颁发“陕西易俗社之铃记”为节点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以前是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过渡的文明戏阶段,1918年以后是现代戏剧最初形态的爱美剧阶段,与中国东部校园戏剧(现代戏剧)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
校园戏剧是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在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青少年中影响更大。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及戏剧改良运动,戏剧界的爱美剧运动也风起云涌。在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等启蒙主义思想影响下,西安地区的许多学校,如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中学等,都兴起了提倡民主、科学的校园戏剧活动。
当时的一些新式大中学校喜欢演出陈大悲和丁西林等人的话剧,而一些新式小学则喜欢演出黎锦辉的歌剧《麻雀和小孩》与《葡萄仙子》等。他们还搬演《小说月报》《少年》《小朋友》等杂志上的剧本和故事。“在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间,西安一些中小学的教员与社会上比较进步的人士,借西安基督教青年会地址……经常在该会礼堂举行演出……上演了些陈大悲、侯曜等写的文明戏(新剧),如《车夫婚姻》、《爱国贼》、《可怜闺里月》、《幽兰女士》等。”[5]247在演出《幽兰女士》时,他们还实行男女合演。剧中的丁幽兰由李少云女士扮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