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贱卖30年”到寻豆师蜂拥:云南咖啡豆夺回自主权(1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云南咖农的窘境是因为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李福升说,“我们打算直面消费者。我们后期打算成立一个培训基地,并加码文旅产业,也打算去深圳等新一线城市开咖啡馆和云南咖啡豆的体验中心。”
王永庆则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销售渠道,“等我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之后,我想要到上海创立一个云南咖啡的体验馆,得去和世界咖啡PK,不走出去就会被永远踩在脚下!”
虽说前景广阔,适时的警醒也有必要。张辰恺表示,当前阶段,云南咖啡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供给端来看,云南咖啡豆的生产成本较高,定价权相对较弱,产业结构仍然以原料供应为主,精品与高端产品刚开始试水,附加产业价值仍然较低;从需求端来看,云南咖啡豆的市场认可度还较低,消费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为数不少的云南咖农、咖企们已经迈上了“夺回”自主权的道路,道阻且长,但未来已来。
编辑手记:
一粒小小的咖啡豆,代表的不仅是云南一个产区的产业变迁之路,也折射出中国咖啡大消费市场的曲折漫长历程。
一个历史观认为,真正驱动人类历史的力量并不在于一些重大事件,而是蕴藏在环境、气候、地理、心理、科技等诸多因素中,甚至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比某个君主更能影响历史的长远走向。
《经济学人》杂志的副主编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在他的《六个瓶子里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Six Glasses)一书中,正是从这一历史学思想出发,通过人类的6种重要饮料的变迁,重新讲述世界历史。
其中,正如啤酒之于农业文明、葡萄酒之于西方文化、烈酒之于美国历史、茶之于中国古代经济、可乐之于美国文化,咖啡与启蒙时代“重新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时代精神相合。
咖啡,几乎主宰了整个16~17世纪西欧的饮料市场,遍地咖啡馆也改变了英法社会,咖啡馆里除了喝咖啡,还成为了政治、哲学、文艺、科技、证券、拍卖、保险等各自的场所,咖啡馆由餐饮店变成了社会思潮孵化地、各类金融机构的前身,甚至是古早“互联网”的雏形。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在咖啡馆里完成,而伦敦证交所的前身就是一家咖啡馆。
咖啡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与职场人士的刚需,“我可以不吃早餐,但必须有一杯咖啡”。在豆瓣小组中,有多个与咖啡有关的小组,成员都在数万人甚至10万,活跃度极高。咖啡不仅仅是“续命良药”,更是他们的社交工具,以及创新和创业灵感。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从街边那一间间咖啡馆里,正在激发出无数深邃的思考与新的时代精神。到那时,中国的咖啡业,才能称得上全链条生机蓬勃。(每经编辑 刘雪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