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傈僳族、云龙白族的王骥崇拜(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朝廷里的奸臣妒忌王骥,诬陷王骥在边境练兵是意图谋反,皇帝听信谗言把王骥召回,在二月初八为王骥接风的酒席上奸臣在酒里下毒闹死了王骥。王骥的阴魂上了天成为“白马将军”,他牵挂着傈僳人是否平安,传信给傈僳人说,二月初八你们下火海、上刀杆,就可以保平安了。傈僳人于是就用72钢把刀扎成刀杆,象征72个关卡。刀杆上绑出3个剪刀口,意为人有生、病、死三个紧要关卡,“阿塔登尼扒”跨过三个剪刀口是替黎民百姓跨过人生三大关。腾冲猴桥、滇滩、明光等地傈僳人在三崇祠进行下火海、上刀山仪式,表达的就是对王骥的纪念和崇拜。
怒江州傈僳族上刀杆的起源却有不一样的传说:有一年,怒江边的傈僳村落瘟疫肆虐,神托梦给村里的头人,说是后山悬崖上的恶魔作怪,只派人踩着刀子连接成的梯子爬上悬崖,杀死恶魔,村民们才能得救。于是,人们将自家用的刀子拿出来拼凑成了刀梯,一年轻人自告奋勇爬上刀梯与恶魔搏斗,年轻人也因此牺牲。为纪念这位勇敢的年轻人,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相聚在一起,举行上刀杆活动。不只是傈僳人,六库鲁掌的彝人也有完全相同的下火海、山刀山活动,是傈僳与彝共创、共享的区域文化。2006年鲁掌“傈僳族刀杆节”申遗成功,“傈僳族刀杆节”的区域属性与民族属性法定化,完成了从区域共享节日到“傈僳族刀杆节”的转变。
事实上,王骥“三征麓川”整个战役过程与后来屯兵守关,都有边地少数民族包括傈僳人的参与。据水城麻氏家谱记载: “先祖讳谷宝……清康熙四年(1664)遂率其子迁徙腾越,深受地方绅贤关照,委于边关镇守。公定居滇滩横山,以狩猎刀种维生,克勤克俭,忠于职守,深受地方政府褒扬。其长子文生,次子文广,三子文春均圆满立家,遂定居瑞滇、明光、缅甸等地,传至二世之时,除留居滇滩、明光外,各分支均先后迁居保山、龙陵、德宏、临沧等地。”水城傈僳族麻氏,原本是住在泸水一带,后被招到腾越来镇守边关,就地生根繁衍发展壮大起来,也将刀杆节这种民俗一并带到新的迁徙地。
因傈僳人参加了三征麓川战役,后又参与镇守边关,王骥是征麓川明军的最高统帅,也是参战傈僳人的最高统帅,是他们心目中的神。三征麓川后,明军中有将士或屯田或留镇滇西,他们怀念自己的最高统帅,当边地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傈僳人祭拜心目中的神,将传统的刀杆节演绎成纪念三征麓川的兵部尚书王骥,与明军留镇将士是一拍即合。于是在三崇神祠举行下火海,上刀山仪式给王骥祝寿,是留镇当地的明军将士和傈僳族群众对王骥的共同怀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