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阳城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研究——以南涅水北朝造像塔为中心(5)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三)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功利现实
北朝时期,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较为功利现实,且多与儒家伦理结合。首先,据佛教教义,民众建寺造像功德无量,可死后升天享乐①。由此推测,阳城地区民众虽对佛教教义、人物理解较浅,但仍大兴佛教造像的行为,应是出于佛教建功、谋求利益的目的,这由北魏兴和三年(541年)阳城民众胡颖花、段伯和等四十人所造许愿文碑“每念真形,思敕救之念,作积善之业,可复未来因果……愿造石浮屠三级”[2]的记载,可推测印证。因此,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应极具功利性和现实性。其次,由造像塔题记及许愿文碑中的祈愿可知,阳城地区民众信仰佛教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谋求来世的归宿和现世的利益,且其所求的现世福报,大至为国、小至为家,上为尊者贤者、下为父母眷属,覆盖范围极广,所求内容极细。因此,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应极具功利性和现实性。
再次,阳城地区民众所求现世福报的顺位,由北齐皇建二年(561年)许愿文碑可见,依次为皇帝、中宫、国运、父母、眷属[2];由北齐武平元年(570年)许愿文碑可见,依次为皇帝、国运、百官、父母、眷属、刑徒[2]。这就将儒家的等级观、忠孝观与佛教的轮回观、地狱观结合起来,故而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应是与儒家伦理杂糅在一起的。
四、结语
北朝时期,在佞佛风气和造像风气的共同作用下,阳城地区民众选择了广泛信仰佛教,这从阳城民众雕凿的大批精美石刻中可得印证。这批石刻以北朝造像塔数量居多,雕凿题材以一佛二胁侍、单佛结跏趺坐为主,二佛并坐、多佛并坐、千佛、施土因缘、半跏思维、一菩萨二胁侍等也时有出现,对应佛教人物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多宝佛、弥勒佛、西方三圣、佛陀弟子迦叶阿难、文殊、普贤、维摩诘等。这批造像塔,部分还刻有题记,与南涅水出土的北朝许愿文碑一起,集中体现了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状况,即: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虽有一定了解,但认识相对浅显;阳城地区民众对佛教的认识与本土固有儒道思想杂糅,极具功利性和现实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