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金锁记》长安:你无法获得幸福,来自于母亲的“诅咒”(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长安变得和母亲一样,对生活无休止地消极抱怨,挑事生非,惹人生厌,活脱脱一个七巧翻版,她的年轻是被盐腌渍过的干巴巴的年轻。长安病了,母亲不带她求医问药,却引诱她抽鸦片止痛,如此长安的人生就完全受控在母亲的掌握之下。七巧将前半生经受的屈辱,一点点地嫁接到长安的身上,她需要一个和她相似的、得不到爱的人陪衬着,所以她一点点焙干女儿娇艳的青春,获得一种“母权”上绝对的快感。
长安三十岁才经由堂妹介绍结识了留学归来的童世舫,这位受过新式女子情伤的男人,一心想娶个旧式妻子。长安在这份恋情里活了过来,像枯了的玫瑰汲取了水慢慢新鲜了起来。为此长安不惜戒烟,收敛性情,温柔得如初融的春水。作为一个控制型的母亲,七巧不能容许长安拥有自己私密的情感,当她花费三十年塑造的女儿突然有了魅力风情,这种失控的挫败感让她倍感焦虑。于是七巧不择手段地拆散了女儿的姻缘,彻底断绝了长安的青春和爱情。
七巧真正焦虑的,不是儿女的成长幸福,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自身缺乏独立思想,需要无时无刻地掌控另一个人命运的成就感,来平衡她人生的失败性,这种儿女的臣服和她的被需要感,消解了七巧人生的无意义感和极度的空虚。
母亲经年累月的嘲讽谩骂摧毁了长安脆弱的自尊,衍生出了“低自我价值”感,她不敢面对社会的风浪,不敢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自暴自弃地放弃自我提升,成为母亲期望下的“废材”模样。面对问题时,长安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退缩,逃避是长安下意识的情绪反应,自信心匮乏下深深的不配得感,让她事先在心里预设了最糟糕的结局,放弃反而会有一种不会失去的安全感。

张爱玲《金锁记》长安:你无法获得幸福,来自于母亲的“诅咒”


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看,长安的挣扎也是社会悲剧的使然
《金锁记》于1944年发表在上海以女性为主导的刊物《天地》上,彼时的上海正处于沦陷时期。五四运动以后,以改变国民性、以社会写实性为主旨的反封建主义新文学应运盛起,新文学和时代的呼吸、民族的命运一脉相连,是历史的喉舌,它对于现实黑暗的揭露及民主自由的向往为日本侵略者和汪伪 政权所忌惮,因而在沦陷时期,以老舍、巴金、茅盾等为代表的新文学被禁令切断。张爱玲的文学正是兴起于此,她的作品多以女性视角表达男女间情爱的硝烟以及凡俗生活的卑琐,是带着个人主义烙印的女性文学。正因为张爱玲作品缺乏了对时代的攻击性,才有了生存繁盛的土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