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启示录(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在李庄有一摞大师,每个人都可建一座丰碑。”宜宾市历史学会会长、宜宾学院退休教师常智敏教授说:“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精神是我们国家的永久财富。”
(小标题)启示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治学强大动力
清政府在容闳的建议下,1872年派出了第一批少年去美国学习科学技术,但直到新文化运动,科学才由知识分子作为一面旗帜在中国高举起来。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科学救国成为一代学子的理想。
避难于李庄的学者,正是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中不少人在西方系统地学习了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于1928年成立,所长傅斯年从英国和德国留学回国,其时30岁出头,雄心勃勃,提出以史语所为中心把中国建成“科学的东方学”的正统。
史语所的东方学研究集中了一批优秀学者,如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李方桂等,很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安阳殷墟和山东城子崖的发掘,编辑整理明清史料,田野调查在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上的应用,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语言和语音等这些在考古、历史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在侵略者一路追寻轰炸同济大学,企图摧毁中华科技与文化的危急时刻,这一代爱国的学者们自觉将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理想融入文化抗战的时代主题中。
常智敏告诉记者,到李庄避难的学者中,许多人曾被敌伪势力争取过,但他们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后方,怀着“文化不灭则其国不亡”的理念,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投身中华文化的整理、研究、发展和传播中,在文化战线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营造学社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1931年,梁思成加入营造学社,醉心于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爱国情怀,把他带入到忘我工作的境界。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营造学社成员开展了大规模古建筑实地测绘和考察,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足迹遍及15个省,测绘和拍摄唐、宋、元、明、清等各代古建筑1800多座。
北平沦陷前夕,梁思成收到“东亚共荣协会”寄来的请柬,被日本人注意到的他,于1937年9月带领全家,以及金岳霖和清华的两名教授,离开北平,踏上漫漫逃难长路。1940年秋,营造学社迁徙至李庄。
据岱峻所著《发现李庄》记载,美国方面曾邀请梁思成前去讲学、夫人林徽因同去治病,梁思成回信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林徽因也毅然谢绝,“决不愿做中国的白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