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今天讲座的切入角度不是文学,而是文化,用的是长时段视角。“长时段”概念是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的,他把社会和自然状况分做几个时段,短的时段比如研究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研究社会、经济状况是中时段的;研究地理条件、文化状态的改变是长时段的。

陈文新: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


《四大名著应该这样读》,陈文新著,中华书局2019年2月版。
今天用长时段视野对中国文化史上几部重要的经典展开考察,尝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它们为什么被选作经典?被选作经典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不是一个关于文学的题目,因为它不涉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
假如仅仅涉及文学,如果提到了四大名著,那么集部里的很多文学作品,如楚辞、李杜、宋词等也都应该被关注,但这不是关于文学史地位的评估,而是从长时段的角度关注中国文化史上的几部经典,“五经”“四书”和“四大名著”是从这样的角度被选出来的。
一、汉代“五经”地位的确立

陈文新: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


“五经”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志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是面上描述,背后的事实是,所有官员的选拔考试,主要考题都出自“五经”,国民教育尤其是官员培养也以“五经”为核心教材。
每部经典都设有“博士”,是一种主管文化学术的官员,不是一种学位。换言之,“五经”构成了国民教育、官员选拔的主导意识形态。一个人如果想进入社会精英阶层,首先就要钻研“五经”。
这样的事为何会发生呢?当然是因为朝廷看重“五经”。有意思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其实是看不起儒生和儒家学说的的。他身边有个叫陆贾的人,说《诗》《书》都是重要经典,要好好读,刘邦听了,不耐烦地说,我是骑在马上打天下的,跟《诗》《书》有什么相干。据说刘邦喜欢捉弄读书人,就因为他认为儒生无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