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5)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在西周时代,任人唯亲是一种制度,在贵族阶层中最受压抑的是士,多来自于“孤臣孽子”。孟子曾说:“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所谓“孤臣孽子”,是指那些不能继承爵位的人。只有长子有继承权,长子之外的其他人是没有继承权的,必须自己努力,以谋取一官半职。这样的人为什么有本事呢?因为有爵位继承权的,坐享富贵,不需要奋斗,一两代后就退化了。没有继承权的,只能持续打拼,他们的能力就是在打拼中获得的。孔子、孟子等人周游天下,其实就是一路打拼。

陈文新:经典的世代更替与“四大名著”的文化品格


《士与中国文化》
在这样的体制下,士的发展空间遭到卿、大夫的挤压,更倾向于与国君结成联盟。这是因为,一部分强势的卿、大夫,不仅挤压了士的发展空间,也对国君的权力形成了威胁。
封建制鼎盛于西周,战国时代崩溃,背后的推动力量就是这些士。随着士的影响力的增强,一些有野心的卿、大夫,也试图把有本事的士积聚在自己身边,比如人们常说的战国四公子,就以不惜重金养士著称。我们熟悉的一个典故,“冯谖客孟尝君”,很能见出养士的成本之高。
可以看一下冯谖的三次要求。第一次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要求伙食好;第二次说“长铗归来乎!出无车”,要“宝马”;第三次说“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说自己的收入还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也就是说,养一个士相当于养活一个家庭。
冯谖等人凭什么向孟尝君要这样的待遇?就是因为他们有本事,已成为左右政局的重要力量。所谓“百家争鸣”,说的就是士阶层的活跃状况。而朝秦暮楚,说的则是士阶层的生活常态,他们与各方诸侯联络,为的是施展他们的才能。
从总体情形来看,虽然也有一部分士成了有野心的卿、大夫的支持者,但站在君主一边,则是大势所趋,不仅儒家是君权的拥戴者,包括法家在内的大部分士都是君权的拥戴者。他们希望天下的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上,资源不要被贵族分割。儒家和法家都属于建制派,都希望从君主一统的体制中得到发展空间,它们是推动中央集权的一股核心力量。
(二)法家和儒家都是君主集权的拥护者,为什么胜出的是儒家而不是法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