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九州、四海、天下,中国美号来源自中国版《圣经》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在秦统一以前,我国古代名号除了源于夏国号的区夏、有夏、时夏、诸夏、华、诸华、华夏及另成一系的地域的中国与文化的中国外,还有两大类名号,也时常见于典籍的记载:
第一类,是据历史传说而称我国全境为禹迹、禹甸、禹服等,以及九州、九有、九囿、九围等;
第二类,是依天地观念而称我国全境为四海、海内、天下等。
上述这两大类名号,自秦统一以后,仍然或频繁或偶然地为人所使用;有的作为习惯用语,还沿袭至今。本章先说第一类,即禹迹、九州等。
以“禹迹”指称全国,如唐张说《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诗:“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又五代晋朝的《武功舞歌》:“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以“九州”指称全国,所见更多,如唐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南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郭沫若《满江红·赞雷锋》有句:“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值得注意的是,“禹迹”与“九州”在诗中还往往成对出现,如北周庾信《羽调曲》:“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明胡翰《吕梁硔》:“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那么,为什么会有禹迹、九州这类名号?禹迹、九州又为什么往往成对出现呢?细说从头,这里面不仅联系着复杂的历史事实,而且还夹杂着屡变的神话传说…

第一节 古史的神话传说与神话传说中的禹


禹迹等名号的来历,显然与禹有关。禹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其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夏。夏以后的商、周有文字记载与实物遗存,而夏以前的时代则只有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原始时代的产物,本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蒙昧认识和野蛮生活的反映,然而一到传说,便把神话历史故事化了。而这类故事又大体总是美好的,因而在后世人的心目中,遂成为确实可信的历史。
然而传说也不一定完全无据,起码可以说有当时历史的影子在内。以春秋战国时代为例,杀伐连年,社会动乱,人们感于时事,以为今不如古,便制造出尧、舜、禹三代揖让而升、垂拱而治的故事,以寄托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但古史的发展,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想了解古史的真面目,就必须避开传说的空想。
重新认识古史的代表学说,有五四运动以后以顾颉刚为宗师的古史辨派。古史辨派的中心观点是: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譬如积薪,后来居上”,即是造史的很好比喻。关于这一点,顾颉刚说大体有三个意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