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现代性与离散情结——兼论“南下影人”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苏涛
责任编辑:檀秋文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20年第7期
一、“南下影人”:历史夹缝中的离散群体
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起,陆续有大批上海影人南下香港。这一汇聚了当时中国电影界顶尖人才的群体,涵盖了电影制片家、管理人员、编导、演员及各类技术人员等。这批影人中,既有成名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深影人,也有资历较浅、在赴港之后才有机会拍片的年轻影人;既有在上海影坛浸淫多年的电影从业者,也有文人、报人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既有受共产党影响的左翼人士,也有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文化人,还有大量无明显政治倾向的中间派影人。
关于这批影人的命名,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英语世界研究者多以“离散影人”或“流亡影人”称呼之(1);香港出版的各类电影史论著通常将这批影人称为“南来影人”(2);中国内地电影研究界则一般称之为“南下影人”。(3)这些矛盾的称谓,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南下影人”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尴尬地位:在以政治对立及地域区隔作为主线的华语电影史书写中,他们难以觅得一席之地,其身份定位因此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尝试诉诸冷战的历史框架,厘清他们的身份之惑,进而指出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
这批影人的南迁,既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香港”双城此消彼长的电影交流史上至为精彩的一部分,又标志着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和分流,其意义不容小觑。他们的南下,不仅带来了战后香港电影工业恢复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更带来了上海的电影观念、制片模式和创作手法,并助力香港电影(尤其是国语片)在战后崛起,进而使香港逐渐取代昔日中国电影业的中心——上海——的位置,成为新的“东方好莱坞”。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间,这批“南下影人”的职业生涯与香港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参与和推动了战后香港电影的发展和变革,直接塑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独特面貌。
然而,这批影人的重要性及独特性尚未得到电影研究界的充分重视,尽管相关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陆续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既有的研究成果多为“南下影人”的口述历史或创作个案分析,(4)缺乏对这一创作群体的整体性分析和历史性观照。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将“南下影人”的创作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沪港电影交流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电影传承与分流的历史框架中,借此深入讨论沪港电影的内在关联、“南下影人”共通的精神气质与创作母题、“南下影人”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以及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等重要议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