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现代性与离散情结——兼论“南下影人”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不过,在市场调整、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南下影人”的创作呈现出迥异的走向:有的影人(如朱石麟、李萍倩、岳枫等)能够顺应意识形态及市场的变化,并主动调整自己的创作,在职业生涯的晚年焕发创作活力;另一些影人(如马徐维邦等)则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固执地延续自己上海时期的创作思路,难以融入香港社会,以致被香港电影工业所边缘化,在流离的痛苦中日渐沉沦,最终成为中国电影分流、转型及沪港电影工业博弈的牺牲品。
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批“南下影人”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才逐步走向衰落。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落下帷幕之际,香港社会及香港电影工业早已不可与他们抵港时的状况同日而语。经过战后二十余年的发展,香港成长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都会。在此背景下,各项社会改革不断推进,本土化思潮日渐崛起;昔日的片厂巨头难以跟上本土化转型的步伐,独立制片人制度再度兴起;年轻一代观众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及观影趣味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此,“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的故事才暂告一段落,但他们的遗产仍令新一代的创作者获益良多。(11)
二、离散情结、现代性与“文化民族主义”
“南下影人”大多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剧变,战争的记忆犹在,而关于战后中国前途的意识形态论辩又已展开。战后初期赴港的上海影人,大都抱有“客居”的心态,即将香港当成临时落脚之地,并期待终有一天可以返回上海。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无法回到上海拍片。虽然身在香港,但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之根念念不忘,在银幕上抒发着思乡之情和流离之苦,无可避免地被离散情结所纠缠,不时会有身世飘零之叹,并流露出自怜而感伤的委屈心理。(12)“流浪”及“寻亲”的主题,几可视作这一心理在银幕上的委婉投射。
的确,“南下影人”不时以影片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自喻,在表明心志的同时,对自我/现代中国的历史做出反思和重述。在这方面,《花姑娘》(1950,朱石麟导演)及《花街》(1950,岳枫导演)颇具代表性。
《花姑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正直而富有同情心的妓女。她虽然沦落风尘,却不改坚贞的品性,并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与侵略者周旋,最终与之同归于尽。《花街》则表现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战乱和动荡中的际遇,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在沦陷区忍辱偷生的艺人,却敢于在舞台上控诉敌人的暴行。如果联系朱石麟、岳枫等创作者在上海沦陷时期的电影活动及其在战后遭受的“附逆”指控,那么我们便不难理解这两部影片的言外之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