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王澍:像写诗一样造房子(8)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2018年3月,杭州,胡雪岩故居,重檐八角的晴雨亭。此名源自苏轼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图/李伟
《新周刊》:你怎么看各个城市都在争建第一高楼?
王澍:我对它没兴趣。我希望我的这种感觉能够像一种传染病,多传染一些人,大家都对这事没兴趣,那事情可能就会有变化了。
《新周刊》:你怎么处理你的建筑跟这种大干快上气氛之间的关系?
王澍: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园林”这个概念仍然有价值?因为它基本上就是在现实里挖了一个洞,你就生活在这个洞里。今天看苏州老城,大家会想象它多么美好,实际上当年文人在城里修一个园子躲在里面,是因为这个城俗气到让他无比厌恶。我在园子里修了曾经去过的山里的某一个地方,觉得特别好,整天只看着它,它就是我的美人。
这是一个很决绝的选择和态度,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和态度。我今天做建筑基本上也是类似的心情,任何一个地方,我也要看有没有可能被我抠一个洞出来。现在整个世界乱糟糟的,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求得一点心灵的平静,我希望平静地活着。
《新周刊》:西湖周围现在也够景观化的。
王澍:对啊,所以我们到很晚的时候才会去湖边转转,或者恰巧没什么人的时候。
《新周刊》:你怎么看杭州现在强调的南宋概念?你做过御街,跟这一城市定位有关。
王澍:这个不管怎么样,算是一种追求吧。今天的人说的话和做的事,你不能那么相信他能直接产生美好的关系。但不管怎么样,宋确实是一个审美上的高标,大家去讨论这件事多少会受益。但实际上大家真正能从宋学到点什么我也很怀疑,也许茶器现在有进步?我看小碗什么的比以前做的确实好一点了。
“我就在那个接近真的边缘”
————————
《新周刊》:你曾说觉得自己是17世纪的人,400多岁,是明代吧?
王澍:明末。我对中国传统的感受和讨论,大概能达到那个年代的意识。其实明末是中国很特殊的年代,那也是一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7世纪的明朝人,造了大量宋代的假画,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宋画,十张里头有九张都是明朝人伪造的。它也是那个意识,但跟宋朝人那种平淡天真的意识是有差距的,它是学习,是一个仿本。我现在觉得我大概有仿本的水准。明末乱复制的状态其实是很不守规矩的,中国传统不允许这样做,但又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状态,是可以和今天产生直接关系的状态。再往前的传统,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很难体会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