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这是史铁生的理想主义”(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1990年12月,姚育明和史铁生又见面了。她赶到史铁生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左右。许多年后,姚育明在文章中这样回忆起见面的情景:“史铁生刚从地坛回来,正在小院里倒轮椅车,随着动作,他的身上散发出苍松、柏杨的清凉气息,一个年轻女子撩着门帘背光而立,身上同样散发着好闻的地坛之味。她就是史铁生的新婚妻子陈希米。这位姓名带着音乐之声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她的腿虽有微疾,但动作之敏捷一点也不亚于健康人。”
虽然有约稿任务在身,但是这次见面,姚育明和史铁生主要是闲聊。直到临别时,姚育明才问了一句:“最近在搞什么呀?”史铁生似乎有话想说,迟疑了一下,最终说道:“嗯,算了,以后再说。”
对于这次登门约稿,姚育明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考虑到史铁生的身体状况,也不忍心催逼。没想到的是,她回上海不久,就接到一封厚厚的信,打开一看,其中竟然有史铁生的来稿。
这篇稿子就是《我与地坛》。它的初稿写于1989年5月5日,修改于1990年1月7日。史铁生在其中记录了他如何与地坛相遇,以及在地坛中的所思所想。他曾这样谈到当时的精神状况:“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他一度把家视为需要逃离的世界,地坛则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它的存在有利于史铁生平息痛苦与焦虑。史铁生一度渴望死,用了很多时间来思考“活着还是死亡”这一命题,后来又觉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使得他不再那么害怕死亡。然而,如何活,如何活出意义来,对史铁生来说依旧悬而未决。这是史铁生终其一生都在追问的问题。这些思索,在地坛中有所展开,也在地坛中有所完成。他不单是在思考个人的遭遇和命运,也在思考他的母亲、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夫妇、长跑者、漂亮而不幸的姑娘等人乃至全人类的遭遇和命运。
生与死,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命运与意义,这些重要的思想命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表达。
《我与地坛》一共15000字左右,当时《上海文学》发的散文字数都不长,一般是六七千字。了解这一情况的史铁生在信中显得忐忑不安,问是不是太长了,对不对《上海文学》的路子。姚育明在读这篇散文时的心情却是万分激动的。她冲到副主编周介人的办公室,用近乎喊叫的声音对着周介人说:“史铁生来稿了!写得实在太好了!”周介人看完后也非常兴奋,说:“发!马上发!明年第一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