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旅程源于未知,始于设计(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一、旅程关键点与内部业务
很多刚开始做体验类工作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找到的体验旅程关键点,怎么对应了那么多的业务块呢?到底该归属哪一块业务呢?
提炼出的关键点如果不能让有所涉及的业务块信服的话,问题是推不动、解决不了的。
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点的清晰化,就要明确所确定的关键点是否是准确的、可解析的。
准确,无需精准,只需要确定的范围和方向是正确的,即可。这些都可以从反馈的问题点来确定,出现频率多的就可定义为一个关键点,后期循环的工作中可持续优化。
可解析,比较重要,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把关键点关联到内部。
如果关键点是具备可解析性的,那就要具备某些条件,怎么判断呢?
首先是问题点出现的频率高,这是基本条件。
其次是识别是否伴有相应的需求点,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问题。比如“在银行办业务取号等待时间太长,要是能够多开几个办事窗口就好了”这个关键点是带有需求的,那么在等待时长这个问题点上,银行内部同时需要考虑人员的排班问题和提升业务办理的时效能力。
确定了具备可解析性的关键点,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逐步拆分出问题细节和归属。
拆分的方法推荐采用金字塔原理,越拆越细,越细就越准确。
最后,一个关键点所拆分出的每一个细节,所对应的业务块,也就明确了。
1. 痛点的真实性
在体验旅程中呈现出的各种痛点,其实也是可以分类、区别对待的。
首先,痛点是人为定义的,问题反映的量级大、频率高、投诉多,那它就是产品的痛点、服务的痛点。
其实不然,不完全是这样的。
起初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来确定哪些问题是痛点。
但是确定完之后,痛点也是要被再次分类,并且深入分析的,才能确定是否这个痛点是真的客观的且普遍存在的。
有些痛点呈现的表象是假的,或许只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设计初衷,但不能改,改了可能会出现更多无解的问题。那这个痛点,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就不需要重点关注。
比如:某品牌手机的设置功能UI界面复杂,不如某品牌做得好、使用简单。
这个产品使用的痛点确实被反映的量级大,甚至投诉多,那需要改吗?答案是不需要的,这就是品牌的逼格。
而有些痛点是花了大成本设计出来的,即使它影响到了客户的体验感,企业也是可以用其他的爽点来弥补和冲抵的,使其产生更多的反向价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