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朗诵(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年轻一代不热衷朗诵是一回事,另一方面,朗诵其实又挺无处不在的。
在工作单位的某些晚会上,或者一些婚礼上,总有一个节目叫“诗朗诵”。听来听去,翻牌率最高的篇目,是李白的《将进酒》。这些人表演得投入吗?当然,他们格外沉醉其中,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句“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还得预备好听一声嘶吼。可听着觉得愉悦吗?似乎并不尽然。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艺术学院教授柴芦径说,从技术层面看,这几首诗词的确非常适合朗诵,因为它们当中含元音音节的字数比较多,特别是“a”以及由“a”组成的双元音。开口度大,发这些音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听上去有张力。
张艾嘉登《朗读者》诠释女人味道
试着朗读这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果然能感受到大开口度的口腔之力。柴芦径又往这个类别里又添加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例子。试了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听听,“狂”“黄”和“苍”,也都是典型的“a”组成的“ang”复合元音。
朗诵爱好者偏爱这几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它们都气势磅礴,极富家国情怀。而那些情绪绵长、情感微妙的作品,就相对没那么受欢迎。但有例外,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首诗的文本本身,其实并不十分适合朗诵,“但是它们有名啊,有名很重要,所以这两首被表演得也很多”。
柴芦径担任过许多朗诵大赛的评委,尤其在初选环节,见到过无数人演绎过这几首作品。所以也听到过各种类型的嘶吼和大喊大叫,这些都挺“让耳朵受伤”的。乔榛把那种嘶吼式表演称作“朗诵里的烟火气”,在他看来,有些朗诵表演者,的确拥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和技巧,假若参加比赛,还是那种一定能进决赛的。 “但真正的朗诵艺术,还须得心怀澄澈,不能只表现自己的技巧,而是要投入创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