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的战争(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当我们在网络上查阅某间图书馆的对外介绍时,总是能够在醒目位置找到它引以为傲的藏品宣传:大家都知道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领域,总是如此。扬州的“边城书店”主打古籍珍本和明清家具,所以他们也向读者提供古籍修复的服务。我个人在原版书籍、黑胶唱片、蓝光影碟和玩具方面有所积累,当然会尽力对外推广这些内容。《亲爱的图书馆》中列举出了洛杉矶中央图书馆的几项重要收藏,其中最具故事性的当数地图和名人签名。前者等于说是将一间无人继承的“私人地图博物馆”整体吸收到了自身的馆藏当中,后者则纯粹是那位极富个人魅力的馆长施展小伎俩建立起来的收藏。不得不说,在将私人收藏“占为己有”这件事情上,公共图书馆具有道义上的天然优势,但这也正是私人收藏在部分领域能够达到公共图书馆难以企及高度的绝佳证明。私人创立的藏书机构,纵使以公司的模式来运作,两三代人经营,大半个世纪时间,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清朝陆心源藏书多达十五万卷,修建名为皕宋楼的藏书阁,也只传到儿子辈,就统统卖给了日本人。洛杉矶图书馆1873年正式对外开放,仿佛轻而易举地就拥有了一百五十年历史,却已经算是公共图书馆中的后辈——哈佛大学图书馆甚至都快四百岁了。许多私人图书馆、藏书楼都毁于战火,要么就是因为家业衰败而被迫变卖,甚至直接被抛弃,夷为平地,公共图书馆却能够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与厚爱,即便遭到焚毁,也可以很快恢复元气。那么这是不是表示,以个人收藏为基础来建立私人图书馆、私人博物馆,其实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呢?实话实说,以整个人类文明为尺度来看,恐怕确实如此,近乎“以有涯随无涯”了,但对于收藏者本人,却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事实岂不就是如此?举目国内外,开设私人图书馆的人不多,藏书之人却不少。寻常也就是在几家一二手书店、网店进出买卖罢了,藏书重复率极高。
稍微花些时间与金钱,大多数人的私藏都可以复现。至于爱好签名本、限量本、绝版书的,不过再多找些地方、多找些人而已。可如果因此说现代的“私人藏书”不过如此,却又十分狭隘,因为哪怕藏书不读,个人所建立的这份书目、所选择的版本,也是个体经历的诚实映射。它是一种创造而非重复,一旦脱离藏书者,这份书目也难以为继。譬如我的七万册藏书,假使我意外身故,它的总量便很难再有增长,至多在一些丛书系列上可以查漏补缺,却无法预知系列中哪些单本是我个人因为阅读偏好而拒收的。现代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坏处”就在这里——因为要满足所有人的阅读需求,它几乎要无条件地接纳所有书,这就让它无可避免地走向同质化、走向大而无当。照此看来,整体吸纳私人藏书,反而是公共图书馆取得自我个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了。作为私人图书馆运营者,作为一名藏书家,我总是尽力避免与任何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产生交集,若这交集非存在不可,那也要尽力避免它的扩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