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38)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二十至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的一些哲学发展对欧洲和北美的主体性哲学概念提供了激进的批判。现象学允许在讨论主体性时重新考虑身心二元论的传统模型。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1859–1938) 的笛卡尔沉思(1931) 和莫里斯·梅洛-庞蒂(1908–1961)的感知现象学(1945) 挑战了无实体意识的想法。尽管这两位哲学家都没有明确提及性别本身,但他们的哲学项目对女权主义思想和主体性概念的影响深远。尽管如此,女权主义者对胡塞尔对自我的强调不够身体化以及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关于性的例子提出了质疑. 对后者的担忧是,他的例子假定了传统的性观念是异性恋。尽管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理论彻底推翻了柏拉图式和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这些二元论已经将性别主体化了几个世纪,但他们哲学论文中使用的例子却巧妙地指出了传统的性观念在起作用。
利用存在主义框架,法国哲学家西蒙·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对女性如何被视为他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Beauvoir 的作品展示了诸如存在主义之类的理论,虽然它本身并不关注性别,但可以如何应用于对性和性的讨论。尽管它挑战欧洲和北美的性别观念的方式激进,但波伏娃的哲学项目重复了许多相同的主题。一方面,波伏娃调查了女性作为男性主体的其他——第二性别——的持续待遇。另一方面,她对这一概念的回应复制了柏拉图理论和现代性中发现的许多相同缺陷:女性可以超越自己的身体并参与到心灵的世界中,但这意味着放弃或服从密切相关的行为。与女性有关。特别是,生育、育儿和婚姻受到消极对待。然而,为了对波伏瓦公平,必须承认她写作的背景。足够的没有节育措施,婚姻法即使不是彻底的压迫也是有限制的,并且不容易获得良好的儿童保育。
女性常常被迫在职业和育儿之间做出选择,不是因为对自己有任何形而上学的定义,而是因为她们生活的社会、政治和法律背景。还应该指出的是,HM Parshley 对The Second Sex (1949)的英文翻译在很多方面并不忠实于原版法语。英文翻译的影响导致波伏娃被广泛解释为不同情女性和她们所做的选择。
立陶宛哲学家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Emmanuel Levinas,1906-1995) 用犹太口音对现象学进行了曲折,提供了人类主体性的另一种概念,这种概念颠倒了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受德国犹太哲学家弗朗茨·罗森茨威格(Franz Rosenzweig,1886-1929 年)的影响,列维纳斯声称人类主体性产生于对他人的伦理反应。这种对主体性的重新表述通过将道德反应提升到自由、自主和理性的启蒙价值观之上,从而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这种重新表述利用了女性作为他者的概念,但在这个项目中,他者被赋予了特权地位。列维纳斯以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女性。在时间和其他(1947) 女性开启了他异性的体验。在Totality and Infinity (1961) 中,女性被认为是好客和好客的。最后,在《不是存在》 (1974) 中,女性以母性的形象被重新构想,他称之为卓越的伦理关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