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神话学丨“苏俄转播”和21世纪中文语境俄罗斯文化拟像(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同样被广为国人引为自我映照的,还有苏联著名的政治笑话。这些在冷战期间被欧美广为传播的幽默随着苏联的解体在欧美已经不怎么大范围流传,但很快通过翻译在中国获得新生。无论是基于何种意识形态立场的“精神俄罗斯/苏联人”,对苏联笑话都抱有普遍的“借古喻今”的积极态度,在网络上生产了无数的“同人”性质的互文——如果说早期苏联笑话的传播还因为俄罗斯人名、地名的存在具备有文化传播的性质,那么如今已经成为流行梗的苏联笑话已经完全成为了可沿用的符号形式,可以添加世界各地的人名地名,从而广泛用于时事评论、文化评论甚至体育运动的评论里,原有的对体制的评价功能也被忽略,成为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生态。

现代神话学丨“苏俄转播”和21世纪中文语境俄罗斯文化拟像


2015年俄罗斯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拍摄的艺术电影《电子云层下》剧照。
为何中国网民如此热衷苏联笑话?同样的问题也可以被表述为,在俄罗斯当代文化如此劣势的现状下,是如何在国内产生“精神俄罗斯/苏联人”的?21世纪中文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形象建构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种仅属的意识形态自我实现和自我生产,已经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与其说从俄罗斯/苏联的历史文化,还是从当代俄罗斯的后现代气质里看到自己,不如说是对当初俄罗斯立国的“救赎”使命感同身受:一如看到东罗马帝国灭亡,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国徽绣上双头鹰自称“第三罗马”的基辅罗斯公国,毫无疑问也有人在潜意识里以苏联的“传承者”自居走向国际社会。第三罗马绝非罗马,而21世纪亚文化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仿像,也更可能是正在被寻找着的全新的自我认知和认同:在上升与强盛的同时,也幻想着失落与虚无。
中文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化无关俄罗斯,一切“精神皈依”都指向当代意识形态的对垒和对当代诠释权力的争夺——现代神话的本质,就是为了寻求那些因为更高层面而被抛弃的原有所指。无论是“精俄”“精苏”还是“精神罗马人”,这种亚文化的“出圈”再次映证了人类对于历史的本质态度:历史什么也教不会我们,因为它如果能教会我们什么,那它就不再是历史,而是一门神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