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同在屋檐下(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在经历了人生这么多的磨难之后,干了多年村干部的公公变得愈加沉默。不时借酒浇愁,经常吸着旱烟就烧了手指。也许,他在想,是不是当初在哈尔滨站住脚,自己的命运就会改写?
人呐,总得面对现实,继续往前奔哪赶哪!于是,他便又像那枝干虬劲的老槐树,攥紧脚下的泥土,挺起腰身,洒下一片蓊郁的绿荫,继续为儿女遮风挡雨。
二小子老大不小的,也该成个家了。盖新房需要的石头,是公公带姐夫和二哥几个,从东山上一块一块捡起,用小推车推回家的,自己打地基,自己砌砖头,自己打小工,没黑没白,总算拉起了个空壳。实在是无力装修,当初,二嫂就那么寒酸的被娶进了家门。
大爷,三叔都没少帮衬,只是,光景硬是过成了筛子眼、无底洞,谁不愁呢!后来,远居台湾的公公的三叔——我们的三爷爷,跟大陆亲人通了音信,公公婉拒了三爷爷的接济。是啊,这让做侄子的公公情何以堪?至于戍边在外的小儿子,除了省下津贴寄回家,再给公公买一件厚实的羊皮袄,实在是做不了什么了……
我像听天书一样,听爱人在书信中絮叨着这苦难家史。心,老沉老沉。人品学识固然不错,可这家境确实不是一般的差了。母亲倒是想得开,看得开:宁嫁高郎,不嫁高房。穷,扎不下根,日子慢慢过,哪有过不好的道理?
终于,我俩结束了三年的“马拉松”恋爱,在部队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那天的他开心得像个孩子,我知道,他不仅仅是因为有了一个家,更是欣慰于他的老父亲——我的公公从此也有了栖身之所。
二
休完探亲假,我只身回了新家,所谓新家,不过是祖上留下的老屋。简单的家具,厨具,只有那新蹭蹭的被褥和窗帘,还有窗玻璃上的大红“喜”字,透出喜庆的气氛。65岁的公公就辞了石子厂看夜的活计,跟我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个灶间把老屋分成了东西两大间,公公住东,我们住西。
俺妈再三嘱咐,老头子一辈子遭罪了,跟你们过日子,可别给老人气受,伤天理啊!可别让外人戳咱脊梁筋。我笑而不语,“爱屋及乌,”上敬老父母,下怜小儿女的家风总会一脉相承的。更何况,我曾在亲人面前承诺过的,把日子过好,把老人伺候好,把老家的门户顶起来!
每天我上班,老人也乐颠颠地下地或伺弄菜园。走之前,我准备最多的是包子,菜饺子之类的,老人在家熥着吃,饭菜兼得。(这个习惯延迟至今,做不得小家口的饭菜。)吃过苦的老人好伺候,从不挑吃挑喝。间或给他点零花钱,逢上赶集,他也会去集市买点廉价的鱼虾回来调节一下口味,也算改善生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