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代引见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以及存在的弊端(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引见的基本程序
引见分为文、武职两班进行。引见文职官,要有吏部尚书、侍郎带领,地点一般在乾清宫,有时也在养心殿。但皇帝如遇三大祭斋戒,则引见就在斋宫进行;驻跸圆明园或西苑时,引见在勤政殿进行;巡幸各地时,引见在行宫进行。
引见之日,吏部衙门中的司员、书吏均在五鼓时进入朝房。待尚书、侍郎到后,即将受引见的官吏排班,以五六人为一排,班首、班尾各有司员一人为领班。引见之前,先要写好引见单,单子要按受引见官吏所属衙门之先后,人数之多寡,开列其简单履历和引见缘由。

浅谈清代引见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以及存在的弊端


每个官员均有一个绿头签,该签用白硬骨纸制成,上面书写姓名、籍贯,及入仕年岁、出师勋绩诸事,以便皇帝观览。如果是地方官推荐送部引见的官员,还要将督抚出具的考语填写在绿头签上;如果是科道题升人员,则需注明该员有无条奏,以备皇帝询问。
引见之时,皇帝升御座,吏部尚书、侍郎跪于御座一侧,将引见单和绿头签呈递皇帝阅看。然后,受引见官员按班次顺序入殿,并跪奏自己的姓名履历。康熙初年,鳌拜等四大臣辅政时,因欲察看引见的官吏身材、面貌,改跪奏为站奏。但康熙亲政以后,急待加强专制君主的威严,又改为跪奏,此后成为定制。
由于引见官员是按班分批进行,人数相对较多,因而皇帝不可能详细询问有关事宜,往往是在简短的交谈中,通过观察官员的身材相貌、言谈举止、人品德行,得出自己的直观印象,并用朱笔在引见单上写下对引见官吏的评语、升迁降革的意见。引见结束后,皇帝将引见单发交内阁、军机处拟旨,而绿头签则发还原官保存。
武职官的引见,则由兵部尚书、侍郎等堂官在东安门外,对受引见的武职官员考试步箭、马箭,称之为“堂考”。考试结束后,获得“好、中平、平常”三等评语的官员,被注册于绿头签内,准备接受引见;而获劣等评语的武职官员则要受到休致处分,自然也没有机会得到引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