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伤痕:不要再问被家暴的她们“为何还不离开”(7)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致命爱人:家庭凶杀案中的两性关系》,[英]简·蒙克顿·史密斯著,尹晓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9月。
此外,语言往往在家暴中被挪用,成为暴力的组成。为了巩固暴力的合法性,施暴者会用不同称呼指称对方,那一刻房间里没有“米歇尔”或是“阿莉莎”,有的只是“荡妇”和“疯女人”。在这些新名字下,暴行本身在施暴者意识中就成了站在情理一方的合理惩戒。而在事发后,施暴者往往会表示懊悔并流泪致歉,“如果不是因为我如此在意你,我就不会这么生气”,将此前施加的暴力与内心的嫉妒浪漫化,并完成了对杀手行为的自我开脱。
更遗憾的是,施暴者看似都是暴怒的人,然而事实上,这种暴力是有特定指向性的,以至于我们无法轻易将他们从人群中辨认出来。走访中,创建了美国第一个施暴者干预项目的亚当斯称,极度自恋是解读施暴者的关键,而这类人往往看起来十分正常,且有着出众的人际交往能力。更何况家暴对施暴者的影响要小得多,施暴方既不会因此失眠,也不会失业,“他们很有魅力,而受害者的表现则很负面”。因而,施暴者也常将自己视为某种程度上的拯救者,渴望被人感激。
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剧照。
尽管实际案件中,也存在部分女性实施暴力,但蕾切尔在书中并未避讳称,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所有公开的家暴与其他形式暴力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施暴者是男性。然而,暴力中的性别问题经常是公共领域中那个“房间里的大象”,而拒绝正视“谁在施暴”的分析方式一直阻碍着我们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亲密关系中的暴力根源于男性普遍认同的信仰体系,在这套观念下,男人成为男人的方式是证明自己比其他男人和女人优越,而强迫与暴力正是在觉察到自身的权威受到挑战后,继续维持习得的自身优越感的方式。
悖论在于,在这套体系中被拱上等级顶端的男性也从来不是体系本身的受益者。研究暴力的学者詹姆斯·吉利根发现,对于许多男性而言,使他们震惊的是意识到自己也被更强大的力量操控着。换言之,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观念本身是被灌输的。他们被告知,作为一个男人,可以表达愤怒、展示权威,但不能有同情心、善意、恐惧、疼痛与悲伤这些被认定属于女性的气质。他们可以通过暴力消除内心的痛苦,但不可以流泪。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既压制受害者,也压制施暴者的文化。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