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泉》,解析悲情故事表象下伯格曼对人类与信仰关系的探究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在接连拍摄了《生命的门槛》和《面孔》两部过渡电影之后,伯格曼又回归到了对宗教本源的探究之路上,1960年的《处女泉》继续质问上帝的存在以及教徒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在伯格曼心中,上帝总是暧昧含糊和沉默不语的,《第七封印》中上帝的缺席和《野草莓》中异教徒与基督教徒的争执都表明了伯格曼对上帝的怀疑态度。
在他的自传《魔灯》中有这样的记载“我讨厌上帝和耶稣,特别是耶稣。上帝并不存在,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他的存在,如果他真的存在,那么他一定是个恶劣的神,心胸狭窄,充满不可饶恕的偏见“。
纵观伯格曼的一生,他从童年的半信半疑到成年的不断怀疑再到晚年的“无神论“,他用全部的生命与上帝进行着痛苦而又艰难的斗争,上帝缺位的现象再次发生在了《处女泉》中,给虔诚的基督教徒之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敲响关于上帝与人性之间关系的警钟。

《处女泉》,解析悲情故事表象下伯格曼对人类与信仰关系的探究


《处女泉》改编自13世纪的一则传说《凡格村的托莱的女儿》,有一首简短的民歌可以概括其剧情:
“起初她成了三个牧羊人的妻,然后她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金锁锁住了她的身子,把她安放在一颗白桦树旁,他们割下了她那可爱的头,一泓清泉从中冒出”。
尽管伯格曼没有残忍地展现“割头”的惨状,却将牧羊人施暴的过程形象的展现出来,而这个过程既真实又生动,反而成为影史中非常经典的桥段。
李安导演在18岁观看《处女泉》时说“一下子被镇住了,一点都无法移动”,李安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李安从小对基督教文化耳濡目染,所以李安说“好的作品提出好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李安对伯格曼的崇拜让他走上了电影之路,正如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对伯格曼的影响,伯格曼就曾说“《处女泉》就是对黑泽明电影的一次拙劣的模仿”,但即使如此,本片仍然是伯格曼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伯格曼围绕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答案则留在了观众心里。在我看来,主要分为信仰的根基、信仰的真伪与信仰的重建三个方面,对于上帝究竟是否存在,相信每个人读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