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泉》,解析悲情故事表象下伯格曼对人类与信仰关系的探究(5)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卡琳不畏艰险的朝圣之旅本身就是耶稣奉献的精神象征,但不同的是耶稣属于自我奉献,而卡琳却是被逼无奈。人类一直苦苦追寻的自由没有获得神的救赎,反而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强烈的反差效果正表明伯格曼对于宗教压力的厌恶。“认识你自己”竟然比“认识上帝”显得更为重要,充满了对纯真善良人性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关怀没有以神谕的方式显现,而是通过复仇的方式完成,更表现出信仰崩塌的猝不及防和无可奈何。
03、信仰的重建: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意味着信仰的崩塌,重建教堂表面是自我救赎,实际上信仰幻灭之后的自我心理安慰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更多时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理念,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引导着心灵的成长。然而,当上帝沉默、信仰崩塌之后,人类将如何面临空虚的内心?影片没有改变传说故事的结局,却将思考融入到了曲折的剧情走向中。
当英格丽向陶尔忏悔自己的罪过,陶尔原谅了她,可是却无法原谅杀死女儿的牧羊人。当妻子问他是否要叫上其他人帮忙时,他否决了,而之后“沐浴更衣、用白桦树叶清洗全身”说明陶尔清楚杀人的罪孽,却仍然选择独自承受这份痛苦。在此时,信仰已经处于崩塌的状态。伯格曼将“惩罚”的仪式感做到了极致,在紧张的配乐声中,陶尔一件件翻动着牧羊人的包袱,每翻出一件女儿的物品他都要看向牧羊人一眼。随后,他将刀子插在了桌子上,正襟危坐,没有暗自动手,反而将其唤醒,他的形象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位父亲,而成为了上帝“审判者”的形象。通过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获得救赎彰显出信仰崩塌之后的无奈,强烈的氛围塑造能力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也更想探究信仰崩塌之后陶尔的真实反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