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逸:作古诗词曲弃格律少用典,乃当代古诗词曲创作的必然趋势(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上论述可参见拙著《茶边栖心录·胡适由来的反思》一文,我们对胡适的一刀切,大有反驳!
那么这种“无律古诗”虽然从清代科举结束一百年来,已逐渐成为诗歌——应主要是古诗的潮流,也同样是势不可挡的。在正规场面,它主要是以“竹枝词”、“老干体”与“古风”的形式出现的。在私下场合,主要以“打油”及“薛蟠体”行用的。但写“无律古诗”者的心理上,由于受到上千年“格律”的压抑,始终是有历史巨大阴影与能力上的自嘲心理的。所以“无律古诗”始终不能成为古诗的正宗与大道,只是偏妄、小溪与偷情者的地位。直到现在,虽作手众多,滚滚成大波巨涛,但它仍被诗律与“学养”强力压制,只是一种文化暗流而渊渟潜伏,不能登文学名流的大雅之堂,只能草根侵柱础般地待除或埋没永弃,而难成扶疏之大树。在这里,笔者既作为这种“文化暗流”的参与者,又是同情者,想向自恃诗律的压制者,及广大关心此问题的文化人,提出十几个问题来讨论。我想,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可通过争辩,方会——悟机于迷解之际,度理于分化之间。
只有文化讨论的方式,擘肌分理,方可疏通大义,才能把“无律古诗”与格律诗二者谁更高明,更切合时代精神,当下更应提倡哪种方法的问题弄得更清楚。
(1)在中国诗歌史上,《诗》三百篇、《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魏晋雅韵及陶潜等与唐宋律诗相比,你认为前者与后者谁更神宇靖伟、容与幻卓呢?如果你认为二者都好,那么这里面便显然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不讲格律,不用沈约“四声八病说”来管约的前者,为什么又能成为与自认音律金间玉错的唐律诗并立的高峰呢?为什么能成为远远高过宋诗,及金、元、明、清严讲格律的诗作呢!如诗的格律能褒德显道,真能提高诗的档次,那么唐宋律诗为什么又不能乘风驭气中而气貌伟然地高于前者呢?唐以后之诗甚至还有稍微落气之感。我们再看齐、梁、陈、隋贪恋声律,反损诗美;《诗》、《骚》、三曹、二谢、陶潜步同心音,雅调自高。都可见声律既然不能使律诗的档次高于非律诗,那么这种约束人思维与写作自由的诗律又有多大的好处呢?
(2)就拿讲格律的唐诗来说,如果格律真能清文雅句,排宕纵横,使人感厉奋发,那唐律诗就应该通真达灵,芳韵叠加,水平远远高于唐代古风。可我们看事实并非如此。唐诗中李、杜高伟并称,李白最得人倾拜的诗篇应是他乘涛鼓枻、驾风御雾的古风!此为学界文化界所熟知,我们这里不再赘举。而他的律诗就远不能与其古风相提并论了。故孟棨《本事诗》记载:“上(唐玄宗)知其(李白)薄声律,谓非所长。”杜甫却以律诗功行圆满,万人辟易。其律诗句句如纚纚贯珠,是他把律诗推到了历史的顶峰,千年倾尽人怀!但我们看他的古风,也同样是关厄严固、参道合真的,也一样是度越千古的,一样是“作气群山动,挥军大旗翻”的。如他的《望岳》、《兵车行》、《饮中八仙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彭衙行》、《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梦李白二首》、《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丹青引》、《忆昔二首》、《八哀诗》、《古柏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等,还有许多,篇篇都朔气纵横、壮心落落,俱是名篇。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