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坏孩子”变好了,却也被毁灭了(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在这里,这些野蛮生长的坏孩子,看似变成了好孩子,却也失去了想法、自由和精神支撑,迎接他们的是注定渺茫的未来。
池塘之底就是一块文明的遮羞布,一面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权力刽子手的高压规训,一面是以公爵夫人为代表的上流社会高高在上的慈悲。
在满嘴仁义道德的假大空之下,被阉割的事实是什么呢?
一个孩子死了。他在走投无路之下,玉石俱焚,选择自杀。一个孩子逃走三次,被捉回来三次,三次都被关禁闭,他却还在计划下一次逃跑,而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这些令人恐惧的事实,在电影里只是通过他人之口不经意地提及。
什么样的学校,孩子会想要逃跑?孩子会想要自杀?我们似乎有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答案。
除却那个纳入影史经典的哀而不伤的结尾,整部作品以难以企及的温柔冲淡阴霾,用人性的亮面来映衬暗面,用音乐与童真包裹了一个现实而残酷的故事。
意识到这部作品对于善与恶一体两面的表达,我对每个角色都建立了新的认知。曾经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魔鬼”与“天使”,其实惊人地相似。
刽子手与破格者,
也许曾都是理想主义者
马修来到池塘之底后,与校长的一贯作风背道而驰,他组织合唱团,用音乐唤起沉睡的灵魂,让少年们久违地体会到自由的气息。
“守时是规则”“叫我校长先生”“我来告诉你内部规章制度”……马修第一次来到池塘之底时,还未来得及招呼与寒暄,校长便与他进行了意味深长的第一次对话。
“Action-reaction”(行动-反应)这句口号在电影里多次出现,孩子们像是装了某种发条,看到校长出现会立刻端正站好/坐好,听到铃声立刻在院子里集合,一想到要被拉去校长办公室瞬间哭丧着脸求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