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奔放一点才好吃(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据王世襄回忆,在他小时候,糕点都放在朱漆木箱内,距柜台有一两丈远,只能“隔山买牛”,说出名称,任凭店伙计去取,如若不懂,吃到什么只靠运气;刚来北京的人,则一定要有熟人带着一一介绍。不过彼时点心的口碑,也是如此传递出去的。
不少北京人觉得点心无非是些“满人的干粮”,甜不当饱,咸能顶饿,是当时老百姓的吃喝逻辑。梁实秋曾在《雅舍谈吃》中说:“说良心话,北平饼饵让人怀念的实在不多,有人艳称北平的‘八大件’‘小八件’,实在令人难以苟同。”
周作人更是直言“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足以看出,在老北京住过的文人名客,似乎对老北京的点心并不“买账”。让他们真正动容的,多是出自民间的回民小吃,糖耳朵、焦圈、驴打滚,买上几个不在话下。
出生在北京的梁实秋从小就对冰糖葫芦有所研究,据他回忆,北京的冰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京话也叫糖稀;一种是蘸糖霜,另有风味;还有一种是由冰糖熬制的,可谓正宗,薄薄的一层糖晶,透明且亮。材料种类也甚多,秋海棠、山药、山药豆、葡萄,都能串在上面。
图 / pixabay
这是一种跨越阶级和时代的甜食。老北京的糖葫芦不仅新鲜,酸甜脆可口,买法也有意思。唐鲁孙在他的书中描述,那时糖葫芦有两种买法,一种是摆摊子的,冬夏偶尔还卖果子、蜜饯;另一种是提着篮子下街的,串着胡同吆喝,怀里还藏着个签筒子,碰上好赌的买主儿,找个树荫下,抽一筒或半筒的真假五儿,赌赌九牌,有时一串没卖,也能赚个块儿八毛。这是那个年代的“甜品餐饮圈儿”才会碰到的趣事。
北京的稻香村是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门的,“旗舰店”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当时生产的是一水儿的南味食品,1926年店铺被迫关张,直到1984年初才复业,足见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甜味对于北方,是一种多么稀有的味道。
苏州的点心历来贯通四海,打秦代开始,商贾云集的苏州就仿佛是一个繁华的都会。到宋代时候,炙、烙、炸、蒸,已是常见的烹制手法,等到了明清,市巷中已满是枣泥麻饼、巧果、松花饼、盘香饼、马蹄糕、蜂糕、乌米糕等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