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打破“巴黎女人”迷思:被凝视、被规训和被定义的(8)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阿丽丝·菲弗:
对于在巴黎生活的人来说,书里讲的都是些大实话。有人跟我说,“巴黎女人”和“法式风情”这一套特别荒诞,谢谢你出书,讲述这一现象;也有人说,但为什么等了这么久,才有人写这方面的东西。但法国以外的媒体则感慨说,这不是真的吧,觉得特别震撼。比如英国《泰晤士报》便刊登文章说我讲出了真相。
澎湃新闻:
“巴黎女人”的代言人——伊娜·德拉弗拉桑热 或者珍娜·达马——如何评价这本书?
阿丽丝·菲弗:
她们出身富裕家庭,现在靠“巴黎女人”赚钱,经营模式便是巴黎女人。她们很清楚市场规则,掌握这个游戏的玩法,并成功赢得了市场。珍娜·达马只是其中一个,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巴黎女人”。我不知道她们怎么想,但我写书指责她们,她们肯定不开心。
社会主导阶层定义的美
澎湃新闻:
感觉你像是体系内部的告密者一般。
阿丽丝·菲弗:
我写这本书,希望表达两个意思。首先,我对巴黎着装风格并没有意见,但我希望搞清楚这一迷思,并解释背后暗含的规则和逻辑。“巴黎风”很美,但只适合少数女性。长了一头卷曲短头发,怎么打造“慵懒风”;没有男朋友,怎么穿上男友衫或男友牛仔裤;40或44码的身材,怎么才能穿出oversize的宽松感觉。其次,希望大家不要这么迷恋巴黎,法国很多城市都很棒,比如马赛或波尔多。
澎湃新闻:
“巴黎女人”迷思成气候,也是因为大家深信法国女人品味好,这一印象从何而来?
阿丽丝·菲弗:
这跟巴黎时尚的知识分子化有关系。从哲学层面理解信息和隐喻,才能真正理解服装,这便是贵族审美;而平民审美与之相反,总是同情感、舒适或者欢笑联系在一起。法国女人很优雅,但这种优雅其实是贵族式的、布尔乔亚式的,即社会主导阶级眼中的优雅。这种审美大多都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仿佛只有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们才有权力定义美。
以香奈儿为例,她开始做的衣服,十分接近平民阶层的穿着,但总是附带着新的优雅阐释和宣言,这也是将服饰知识分子化的过程。她的海军衫,曾是军人穿着,后来出了polo衫,搁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但依靠文化和理念背书,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此外,香奈儿本人很像个假小子,便在自己的服装中加入这一理念。“假小子”(garonne)们自由自在,穿裤子剪短头发,抽着烟开着车,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尚潮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