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狼爸”vs“水母育儿”:育儿观背后的伦理困境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近日,英国《卫报》(Guardian)作者艾玛·布洛克丝(Emma Brockes)亦撰写了《告别虎妈,欢迎采用水母育儿》(Say goodbye to the ‘tiger mom’, Welcome to the school of jellyfish parenting),讲述了自己从“虎妈”走向“水母妈妈”的心路历程。而美国《时代杂志》(Time)先前也刊登过一篇题为《像海豚而非老虎一样育儿——一种行使母职的方式》(A Case for Parenting the Dolphin—Not Tiger—Mom Way)的文章。
区分“虎妈”“水母妈妈”和“海豚母亲”的主要因素在于其行使“权威”的程度:“虎妈”代表了典型的家长制,“水母妈妈”则最为放任,信任孩子的自主选择。正如布洛克丝所说:“我们放弃了(让孩子学)小提琴,我们退出了跆拳道班,我们即将退出舞蹈课……只要孩子不喜欢,我们就会退出”。而“海豚母亲”可被理解为二者的折衷,它并不反对母亲行使权威,而是强调在行使过程中需要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向孩子解释教育背后的理由,并与之进行对话。
尽管不如“虎妈”一样脍炙人口,但“水母育儿”和“海豚母亲”也已在育儿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介绍这几种不同的育儿观之外,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视角寻找理论资源,并进行一种前提性的追问:行使“母职”如何成为了一个如此令人焦虑的问题?而以上三种模式又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令这一问题变得如此焦灼的根源。
撰文丨谢廷玉
何以为母:“母职”与现代性进程
不难发现,“虎妈”等词大多被用于称呼家庭中的母亲而非父亲。在某种意义上,这意味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作“母职”的一部分。而这种“教育”被归入“母职”的现象恰恰以现代性进程中性别分工的变化和“父亲权威”的崩溃有关。因此,“母职”问题与现代性进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事实上,在前现代时期,恰恰是父亲承担了主要的教育职能:他代表了幼儿需要与之形成认同的秩序,因而幼儿的“成人”以严父的塑造为前提;而一种压制性的威权也与这一“塑造成人”的责任相伴随,正如学者唐文明所说:“父子之伦是旧家庭中的首伦,既有长幼之分,亦含尊卑之别……是旧家庭中最让人感觉到家庭之森严的一伦。”

“虎妈狼爸”vs“水母育儿”:育儿观背后的伦理困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