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奋、林岗二人谈④:走出鸦片战争的阴影——为什么孔子的中庸之道胜过柏拉图的理念思维?(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中庸从朴素时序意识到君子德性教养是伟大的提升
刘斯奋:孔子之所以有“民鲜久矣”的感叹,应该是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末期,周王室极度衰微,群雄并起争霸,弱肉强食。社会生活已经完全失去平衡。民众心理,也必定受到强烈影响。不可能再保持“中庸”状态。面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现状,孔子作为一位尊奉“周礼”的政治思想家,自然感到十分忧虑。
林 岗:为什么以中庸之道为代表的“度”的哲学发端于古代中国?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欧洲近代哲学之前,没有关于“度”的哲学,他们不讨论矛盾要素之间的均衡问题。唯物论认为,一切认知、思想、观念都来源于实践活动。据此,中庸的观念和中道哲学与中国的农耕生产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
华夏文明农耕与其它文明农耕有地缘环境、气候的不同。中国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它最显著的特点是热雨同步。雨量与气温上升几乎同步,气温上升则雨量上升,气温下降则雨量稀少。秋冬风从北边来,春夏风从南边来。
季风气候一方面使得中国物产丰富,另一方面四季分明。华夏农耕必备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对自然时序的认识。文明另一起源地,中东和欧洲则不同,那里是地中海气候区。整个环地中海地带雨热不同步,冬天下雨,夏天干旱炎热。
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是那里的粮仓,那里的粮食作物种植只能等夏季上游洪水泛滥过后带来肥沃的沉积物形成湿润土地种植冬小麦,一年一熟。其农耕根本不需要符合节气所表示的自然节律。如果说那里也存在农耕遵循的自然节律,那就是另一套节律。看他们的民居建筑,几乎没有方位朝向意识。因为方位朝向对居住舒适度影响甚少。

刘斯奋、林岗二人谈④:走出鸦片战争的阴影——为什么孔子的中庸之道胜过柏拉图的理念思维?


我当过知青,农民种地给我很深印象。要是那一年气候反常,那就一定是灾年。
比如春天出现“倒春寒”。种子趁初春温暖已经播下,长出了新苗,突然连日北风,新苗冻死。不重新播种,那就没有夏熟。再次播种,延误了时序,收成肯定受影响。以中庸的观点看,这就不合“中道”,因为反了常。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