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立:有音乐,人便不会寂寞——我的书架箱简史(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钢琴在音乐中的地位就如同车床相对于机器;准确地说,它就是一件音乐机器。钢琴这种工业制造品在实现了标准化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同时,也实现音乐的标准化。以钢琴为中心,加上五线谱的大量印刷,音乐迅速摆脱宗教的束缚,进入一个无比繁荣的世俗时代。在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受到大众宗教般的崇拜,音乐厅取代教堂成为每个现代城市的新标志。
这个音乐的黄金时代与启蒙运动发生在同一时空,天才般的音乐家与先知般的启蒙思想家一样,如群星灿烂,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如莫扎特、菲尔德、肖邦、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李斯特、帕格尼尼、柏辽兹、柴可夫斯基、海顿、德彪西、罗西尼、威尔第、瓦格纳等等。在人们眼中,贝多芬完全可以“与上帝平起平坐”。
今天,我们把他们黄钟大吕的音乐称为古典音乐,遍及全世界各大城市(包括中国)的音乐厅雍容华贵,无一例外也都是为它们而存在,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节日。与古典音乐相对,现代流行音乐其实主要是指流行歌曲,它们只能在嘈杂的车载电台、街头路边或体育场里演出。直到今天,人们对待古典音乐的态度仍然是庄重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事实上,古典音乐从诞生之时起,依旧属于奢侈品,或者说是大众奢侈品。在爱迪生之前,音乐只能聆听现场演奏。每逢音乐会,人们一定要盛装前往,如同去教堂礼拜一样。音乐革命的贡献在于,音乐从贵族垄断走向商业化,面向社会开放的音乐厅变成一个公共空间,从而实现了对大众的音乐启蒙。
在19世纪,钢琴在富裕中产阶级的客厅占有最显赫的位置。在此之前,这个位置属于壁炉;进入20世纪,这个位置又先后被留声机、收音机和电视机取代。
从钢琴到电视的变迁,也代表了音乐从一种古典精英文化被逐步大众化和娱乐化的过程。
在一个多世纪里,古典音乐仍保留了人工演奏、现场聆听的传统音乐接受方式,但随着声音复制和传播技术的出现,音乐就彻底变成一种声音,或者是声音的一种,可以被任意记录、复制、剪辑和传递,演奏和聆听变成毫无关联的两部分。从表面说,音乐因此丧失了仪式感;在深层上,音乐已经蜕变成一种机器产品,可以被机器(唱机)不断生产、复制,想听就听,随时随地。音乐一旦被复制,就如同书籍被出版,便与原先的作者失去了直接关系,甚至作者是否健在都对音乐毫无影响。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