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佩嘉:教养的目标不只是私人的成功(1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所以我觉得要强调,我们的教养目标不应该只是私人的成功,而是社会的共好;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只是竞争,同时也有相互的支持,有社会的凝聚。这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你爱自己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够爱别人的孩子?事实上,我们爱别人的孩子,反过来对自己的孩子也有帮助。是不是能从这个角度重新去理解教养?我觉得这是缓解我们目前焦虑的一个方式。
单读:蓝老师其实我很佩服您,在做田野的时候,对于很多不同身份、不同阶级的人,都有理解的能力。您说自己出身中产阶级,但是我觉得您在劳工阶级的家庭里,也有办法察觉一些细节行为背后的心态,比如说父亲当着你们的面体罚小孩,您后来才慢慢意识到他其实是在做一种亲情展演,在告诉你们我有对自己的小孩负责。在这本书里,您有没有积累一些新的田野经验,或者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蓝佩嘉:在写《拼教养》的过程中,我就跟编辑说我觉得这本书很难写或这个研究很难做,因为这是一个很 personal(私人的)项目。一方面它进入了一个很私密的家庭生活,私密的家庭生活非常难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坦白说,我觉得所有的研究其实都是非常私人的。我在书的序言里面有提到,我自己不是一个母亲,整个研究过程都在不断提醒我自己处于这个状况中。比如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不生,我也常常问自己,这是不是我人生一个很大的遗憾?
当然我觉得这些挑战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倒是一个很好的试练,它会逼迫你更诚实地质问自己,逼迫你去面对自己原本可能存在的一些预设,甚至是偏见。
单读:对于这种经验的缺乏,您会焦虑吗,焦虑自己对对方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蓝佩嘉:会,但是这种焦虑在所有的研究里都会有。作为研究者,我们对别人生活的理解,其实永远是局部和片面的。比如在这个书里,教养其实是一个好复杂的过程,有方方面面,《拼教养》也只能碰触到其中那些我认为比较重要、我比较关心的面向。很多人说,教养应该不只有焦虑,也有很多快乐,当然是这样的,但这些不是这本书的重点。
在研究《拼教养》的过程中,我确实尤其焦虑,比《跨国灰姑娘》时还焦虑,因为我会更容易受到质疑,说你没做过父母你能理解父母吗?但是没有人会质疑说,你没做过移工你能理解移工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其实它们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状况。但是为什么前者会招来质问,后者不会?
其实这就反映出我在序言里说的,教养或者亲职这件事的地位很不一样,它是尤为重要的社会身份,并且高度的个人化,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自己的教养方式非常特别,别人的研究不可能掌握自己的状况,所以才更容易产生质疑和诘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