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朵变成商品——棉花的全球小史(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17世纪时,东印度公司将这种来自遥远异国的织物带到英国,棉布被广泛使用,逐渐大众化。印度棉布印花漂亮,颜色多样,布料轻盈,可水洗,廉价。羊毛生产商及其支持者们很快起来反对。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以抱怨的口吻说,平纹细布和印花棉布已经“溜进我们家里”,“我们的衣帽间、卧室、窗帘、靠垫、椅子、床垫,全是印花棉布和印度的玩意儿”。英国人为男性织布工的权利辩护,这意味着要打击“迷恋印花棉布”的女性内心的渴望。有人暗示,穿轻薄的平纹细布(“上了色的薄旧床单”)等于宣布自己是妓女。更糟糕的是,新风尚产生阶层混乱:若穷人和富人都穿同样“艳俗的华服”,谁能分清女主人和女佣呢?总之,“穿印花棉布的太太”就是“她自己国家的敌人”。
这样的骚动迫使英国和许多其他欧洲国家颁布禁令,禁止进口印花棉布。然而,这反而激发了需求量。当英国开始生产这种商品时(1780到1800年间,英国棉布的产量每年增长10%),棉布突然显得没有那么邪恶了。这不足为奇。1802年,英国棉布的出口量首次超过羊毛布料,印度(因主要受制于东印度公司)甚至成了英国的客户。西非对印花棉布的需求量也很大,经过特别设计的“几内亚布”这样的纺织品是购买奴隶时使用的主要商品。人们把买来的奴隶送到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殖民地,送到美国,让他们在种植园种植甘蔗、烟草,最后让他们种植棉花,向曼彻斯特(又称“棉都”)附近的新工厂供应原棉。至少可以说,这是一种复杂的商业运作。
技术革新当然是英国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18世纪中晚期,从飞梭到蒸汽动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使纺织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生产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惠特尼的轧棉机解决了纤维脱离棉籽的这一问题,让人们能够快速加工大量的陆地棉。然而,这些装备没有解决棉花在哪里种植、由谁来采摘这个问题。
在哪里种植棉花才能满足人们对棉花的需求量呢?美国那看似一望无垠的陆地给出了答案。为了创建新的种植园,美国人驱赶土著居民,将森林改造成农场。到了1850年,美国67%的种植棉花的土地在50年前尚不是它的领土。
机器也许能使棉花的加工和纺织难度降低、效率提高,但是,棉花的机械化采摘方式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引进。在这之前,收获一包(500磅)棉花需要600个小时的艰苦人工劳动。这种繁重的劳动是奴隶付出的。在1808年世界贩奴行为终结之前,已经有大约20万的奴隶被从非洲贩卖到美国新的种植园,还有100多万奴隶被从原先种植烟草的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肯塔基州运往南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