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卡夫卡与笼子(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艺术家和他的笼子被安插在场外一个离兽场很近的交通要道口,这里虽然人流不息,却很少有人是专门来看他的表演的,他的饥饿艺术表演从此成为独角戏。对普通人来说,“不自由,毋宁死”;而对艺术殉道者而言,“不艺术,毋宁死”。于是艺术家与笼子相互成就,他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一个人的饥饿表演——这时的艺术家与其说是在为他内心期盼的观众进行表演,不如说是为自始至终相依为命的“笼子”进行表演——直至最后死于笼中。
事实上,视饥饿为艺术、视艺术为生命的饥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自杀艺术表演。因为他一直都想在笼子里挑战自己的饥饿极限,而极限挑战意味着靠近死亡边缘。将饥饿发展到极致的艺术显然不能成为支撑生命延续的行为艺术,而表演所需的笼子不仅仅是道具,亦是艺术与生命的统一之地,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结合之所,更是“生—死”相交的场域。“笼子”造就了饥饿艺术家饥饿艺术的巅峰,但也夺取了艺术家的生命。而对卡夫卡本人来说,业余写作部分地成就了他成为纯粹作家的理想,但也耗尽了卡夫卡的生命。
卡夫卡的其他作品也可以从“笼子与自由”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地洞》中的“地洞”俨然一个结构复杂的地下牢笼;《失踪者》中的“美国”对卡尔·罗斯曼而言是一个巨大无形的监禁场域;而《诉讼》中不可见的“法”如囚笼般限制着约瑟夫·K.的一言一行……这些或可见或不可见的“笼子”在卡夫卡的创作中成为复杂而神秘的隐喻,构成了一幅“监禁的星丛”景观,形成了一种禁闭状态下的文学气息。
“绝望的困兽”:卡夫卡生命中的笼子
卡夫卡作品中的笼子呈现出的“禁闭状态”实际上根源于卡夫卡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感情状况,以及他自身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一封信件表明卡夫卡长期忍受着“笼中困兽”般的痛苦:1922年7月12日,卡夫卡在普拉纳写信给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刚才我在四处乱走,要么就是呆坐,犹如笼中一只绝望的困兽。到处都是敌人……”
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布拉格城,此后的四十余年中,除了偶尔外出旅行和疗养,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布拉格度过的,布拉格于他而言是“笼子”一般的存在。早在1902年,19岁的卡夫卡就在一封给好友奥斯卡·波拉克的信中写道:“布拉格没有放开我们俩。这个老太婆有钩爪,我们只得顺从。”他甚至想在维泽拉德和赫拉德申(布拉格地名)“用两页纸放上一把火”,以期有可能离开。卡夫卡在青年时代就意识到自己无权选择更难以逃脱所处的生存环境,这让他倍感无奈和痛苦。如果说布拉格是一座巨大的笼子,那么家庭则是嵌套在这个大笼中的小笼子。在父亲的强权专制下,卡夫卡形成了孤僻忧郁的性格,他一生未婚,一辈子都没能真正离开这个令他既爱又恨的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