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开始自我学习与情感互动,文学艺术界如何面对竞争?|文学报·新批评(10)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刘启民:一个作家要成为真正优秀的作家,就如李白、杜甫,他们在创作出最具创造力的诗歌之前,其实也要做大量的像机器人那样的工作,要反复地研习已有的文化结构,平仄、句式、情境等等,优秀的作家、人类智能的代表,内里本就是情感性和逻辑性两种智能的结合。另外,我们的诗歌、文学和文化的形态一直也与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比如汉代发明的纸张,它是一个技术性的实体性的东西,它发明之后能够塑造早期散文的形式。又比如说西方在印刷术推广之后才会有现代小说的这样的东西。可见,所谓的技术也在塑造人类的心灵、人类智能的样态。所谓的真善美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是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的。对于我们的文学,同样需要把技术或者逻辑性的东西含纳进来。对于什么是“人”,什么是“主体”的问题,同样如此。比如在我看来,以后真正强大的主体,大概就是半人马式的AI加人的那样的存在物。
邵部:某种程度上,AI其实是特别的理想读者,它超越了文学观念,超越了作家身处的历史年代,也超越了阅读的具体语境,以一种空白的状态接受前代作家。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是一位理想的作家。如果我们认同所有作家都是历史中的人,那么AI就可以跳脱出外部的限制,它可以完全是当代的,也可以完全是古代的。这样一种“纯文学”的读写状态不正是我们许多人之前渴求的吗?但是当AI写作真的降临,把这个超越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又会对此有所警醒。现在看待AI写作,我们似乎并不必着急去做价值判断,评价它写的好与不好,或者它做到了哪些或者做不到哪些。毕竟从长远的角度看,人类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但是AI的未来并不必然如此。
刘欣玥:与传统的文学生产相比,小冰的写作环节与接受环节的比重大大失衡。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东西消失了呢?我认为也许是作者和读者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话,还有情感与生命经验的交流。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去讨论何为文学,或许不应该局限于海量的作品,还可以重新聚焦“写作阶段”本身。正如同现在流传下来的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经典,并不仅仅是作品本身,也带着作家和写作过程的光晕。艰难曲折,千奇百怪的写作过程,其实是在AI写作的过程中被取消了的。如果脱离了普鲁斯特那种病态的写作环境与自我隔绝,《追忆似水年华》将黯淡许多。如果没有了这些写作的潜流,文学的周边,文学给读者带来的乐趣将会大打折扣,而这些是目前AI写作所难以提供的。
作者:杨庆祥 等
编辑:郑周明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