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原创 李浈 刘军瑞 建筑史学刊

学术丨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


尺法是传统营造研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基准尺长是研究营造尺法的先决条件。本文指出了营造尺基准尺长获取的三种方式,即实物测量、口诀换算和文献推算,解析了乡土营造中“一地多尺”现象的原因和处置方案;进一步阐述了传统营造尺法的两个基本的方向,即“整数制”和“压白制”,并细划了其具体类型的操作方式。
“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
近年传统营造用尺制度研究的一些心得
“Multiple Rulers Used in One Place”—Recent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Ruler
李浈 刘军瑞
0 引言
营造尺的概念较为广泛。狭义的营造尺指匠师在营造活动中所使用的一字尺、曲尺、丈杆(或称篙尺、橹杆)等,甚至有时专指曲尺;而广义的营造尺,除前述者外还包括用于营造活动的风水尺,如鲁班尺、玄女尺、子思尺等。
营造尺的基准尺长,一般等同曲尺的短边(其长分为10寸,每寸又有10分),是研究传统建筑尺度规律的前提。没有准确的营造尺基准尺长,就无法正确而全面地揭示传统营造的尺度规律和使用方法。而这一尺度又具备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特性,时空上均有一定的脉络可循,并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故本文聚焦于传统营造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狭义营造尺的“基准尺长”,即1营造尺的绝对长度,在后文中只探讨其尺长和尺法等问题,暂时不讨论营造尺的器型类别,也不讨论它和风水尺的关系。文中凡提及“官尺”“乡尺”“营造尺”等概念者,均指其“基准尺长”。
中国传统营造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官式体系”和“乡土体系”两大类。“在官式体系中,多受相关的‘法式’(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等)制约,并多是采用官尺;而乡土体系中,采用的却是‘乡尺’即地方尺,不受所谓‘法式’的制约”。官尺即法定尺,亦称律尺,是当时朝廷颁布的度量衡体系中规定的尺长。由于涉及律法的分布和实行,早期官尺有其主导性的一面,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或前朝遗制,或习俗相沿,或匠帮传承等,这些曾经的法定“官尺”遂转化为区域性的“乡尺”,并与当朝“官尺”并行。“乡尺”本身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损益。在一定条件下,“乡尺”也可以被核准为“官尺”流行使用。例如南宋朝廷偏安杭州后就曾将“浙尺”核准为“官尺”推行使用。“乡尺”在文献中也称“俗间尺”,它的使用不仅见于日常生活,还体现在有手工艺传承色彩的传统营造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