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3.文献推算
一些地方文献如志书、碑记和契约文书等常常会记录一些重要建筑尺度。由于匠师和屋主双方均知晓他们约定俗成的营造尺长,文献中往往不记录营造尺基准尺长,故需要研究者结合文献描述的建筑实物进行推算。例如,广州市从化区江浦镇凤院村的云麓公祠内《修祠记》载:“中座二丈七尺,其柱架系力木,用回不换。议加前后扦步各四尺零五分,共深三丈五尺一寸。”杨扬曾测量得中座尺寸为1246厘米。1246厘米÷35.1=35.498厘米,即一尺约35.5厘米。在测绘时又量得墙厚35.5 厘米,刚好为一尺,符合工匠取整的习惯,可为佐证。
2 “一地多尺”现象
根据课题组近年的调查,一般一个区域的营造尺(乡尺)由于是约定俗成的,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工匠基础,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因而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呈现趋同性特点,从而形成一定的“尺系”;如“吴尺尺系”“浙尺尺系”“闽尺尺系”“淮尺尺系”等。但是在不同尺系交叠的区域,往往容易出现“多尺并用”即“一地多尺”的现象,如闽北南平的武夷山地区,江西省抚州市、吉安市,广东省潮州市、梅州市等。在同一尺系中偶然一个点状地区,或文化交流频繁的区域,也易发生上述现象,如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市等地。因此有必要作些讨论。
2.1 原因分析
一种原因是同一匠派内部不同匠人的制作误差。一般情况下,大木匠师出师时师父会比照自己的尺子给徒弟制造一把尺子。“偷师”的匠师也是参照别的师傅的尺子自己私下做一把。匠师个人的手艺水平有高低,因此营造尺产生误差是正常的事情,从概率上看,因制作误差而造成营造尺的增大或缩小的概率是一样的。在一个地域的相同或不同匠派、匠帮的匠师使用的营造尺,或者完全相同,或者会围绕一个数值上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木工尺波动范围在3毫米之内(±1.5毫米),则认为“它们具有同源性的可能性会大于它们非同源性的可能,本文将这一系列尺称为尺系”。除尺长外,尺系判定的另一个参考因素是营造形制,诸如地盘、侧样式样,以及构件加工及施工手法(或称手风)等,形制相近且其尺长相差较小时,属于同一尺系的可能性就大。
另一种原因是不同匠派之间的营造技艺传播。两个匠作中心共同影响的地区一般并不会产生“折中”的营造尺,而是会两种营造尺并存。例如,浙闽文化均能影响到的福建省武夷山下梅村,当地木匠叶启富师傅就同时拥有27.8厘米与30厘米的两支尺,他还明确说:“前者叫鲁班尺,后者叫鲁班婆尺。因为当地的木构传统建筑有可能是不同匠帮所为,为了可以更多地承接到工程,所以要带两支尺。”实际上,课题组调查已表明27.8厘米的尺子属于“浙尺”,30厘米的尺子应属“闽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