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李浈刘军瑞:“一地多尺”现象和用尺习俗(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图2 上海市嘉定区孔庙大成殿地盘归正图
在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和肖旻先生《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对唐代至元代古建筑实例的数据分析中,出现了较多在面阔方向上除使用“整尺”外还使用“0.5尺”的实例,轴网尺寸亦常有“0.25 尺”。仅从尾数分析,导致通面阔或通进深数据中“0.5 尺”尾数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开间或进深轴网尺寸中出现了奇数个“0.5 尺”,例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通进深;二是偶数个“0.25 尺”,例如,广东肇庆梅庵大殿通进深。通过课题组近几年的持续关注,在苏州几处重要殿宇的面阔合尺中,还发现了通面阔大量出现“0.25尺”的现象,例如,苏州东山轩辕宫正殿的通面阔以尺长为27.5厘米的苏州木工尺合算为49.75 尺;上海市嘉定区孔庙大成殿中,进深柱网尺寸,除副阶是整数尺外,其余尺寸尾数均为“0.25尺”(图2)。
这说明在“整数制”下,还有“对分制”的存在,并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乡土建筑中,课题组通过实测数据和匠师口述内容相互验证发现,江西省黎川县城乡土营造中规格较高的“减柱抬梁式”建筑厅堂中的开间、进深和层高等尺寸是“采用355毫米营造尺换算,大多尾数都接近0或5寸”。这表明乡土建筑中也是“整尺制”和“对分制”并用的。
图3 洛阳博物馆藏河南洛阳岳家村东汉墓出土骨尺
图4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河北钜鹿北宋故城出土木尺
“对分制”的产生有其量划工具的根源。例如,日本大宰出土的唐木尺,其上寸以下的单位,乃将一寸均分为四等分,标至0.25 寸。这就是1/4、2/4、3/4 寸这样的刻度,较0.2、0.3 寸出现早和使用频繁的原因。中国境内也有相关实例,例如1955 年河南洛阳岳家村东汉墓出土骨尺,“残存七寸有余,两个圆圈表示寸,一个圆圈表示半寸,五寸处用圆圈组成十字。以五寸长11.9厘米推算,一尺合23.8 厘米”。(图3)又如,在1921 年河北钜鹿北宋故城出图木尺(32.93厘米),最小刻度也为半寸(图4)。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计量总局发行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早期竹尺、木尺大多刻度只到1寸,也有少数刻度到0.5寸,到了后期有分刻度的营造尺实物才逐渐多起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