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诗作的“感伤颓废”(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关于李金发诗歌的“颓废”倾向问题,除孙玉石外,还有不少年轻学者著文探讨。有人指出李金发在自己人生经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生之冰冷”与“死之温暖”的生命意识和死亡哲学。在这种意识和哲学的影响下,“他用炽热和激情的文字描写死亡的美丽,正衬出了他对生命的期待和幻想”。有人称赞李金发将“丑的意象和复杂的色调引入诗歌,不仅拓宽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和色彩的领域和范围,而且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心理,颠覆了在人们心目中传承已久的,只有美好的东西才能成为审美对象的无形成规”。还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工业规模的扩大和都市化的无节制膨胀,造成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制造出颓废者和反叛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宿命般地注定了必然要受到外界和自我的约束,而难以摆脱痛苦和不幸的纠缠”,而这“正是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的存在性的难题”。
就此而言,李金发的诗是“超越了当时主流诗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趋赴和现实主题的功利性诉求”,也“超越了特定时代和民族地域的狭隘,而呈现了世界性的广阔,透视一幕在现代性的光环笼罩下人的生存的颓废图景”。
另外,还有研究者联系李金发在巴黎的生活状况来探讨诗人颓废倾向形成的原因,根据诗人对留学巴黎期间“没有物质的享受,所谓花都的纸醉金迷,于我没有份儿,我是门外汉”的自述,指出过去有人认为“李金发留学法国,巴黎的那种霉烂生活,使他沉浸在官感的享受里,形成了他的颓废的买办资产阶级思想”的说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恰恰相反,诗人在异国所过的孤寂清苦的生活,所受的异国学生的歧视和欺侮,以及所见到的种种人间悲惨、丑恶的现象,才是将他推入悲观颓废境地的现实根源。李金发也曾幻想过“欢乐如同空气般普遍在人间”的理想境界(《幻想》),但这幻想却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所以他的颓废是由时代社会造成的,他和同时代被称为颓废作家的郁达夫一样,患的都是一种“时代病”,或者说他们都是“时代病”的表现者。从这个角度看,李金发与波德莱尔也有相似之处,也像波氏一样是“生活在恶之中,爱的却是善”。
他虽无力与丑恶的现实抗衡和斗争,但却也始终不曾向黑暗现实屈服,更没有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正像他在诗中表示的“我不懊恨一切寻求的失败,/但保存这诗人的傲气”(《春城》)。李金发是一位在黑暗中饱尝了“心灵失路”的痛苦,但却保持了自己的那份正直和骨气的诗人。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诗作的“感伤颓废”


《李金发诗全编》,李金发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