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达电影的复合体风格:纠缠的身份、重叠的时空(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拍摄《5点至7点的克莱奥》
1969年瓦尔达完成的这部披着纪录片外衣的“谎言电影”比西方伪纪录片的真正流行至少要早10年。一方面真人群演会有较多的即兴发挥,另一方面,专业演员则严格遵从瓦尔达导演的场面调度,包括拍摄速度,镜头长度都一丝不苟,完全按照分镜头本及画好的场景图拍摄。“我的一些剧情片好像是纪录片,而在纪录片中,我融入了剧情片元素。我总是将纪录的方式引入我的剧情片,而在真正的纪录片中强调剧情片的叙事。”在电影剧情中植入与现实高度重合的真实元素,尤其是真人叙事为戏剧情境提供了现实的肌理,形成了独特的纪录/剧情 重质地。“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书写巧妙地结合了现实和艺术家的主观性,并毫不犹豫地并置嫁接,她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简朴,在镜头组织方面追求艺术性。最终在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进行了真正的艺术干预,既提炼出组接关联的意义,又具有艺术性衔接的紧张感和节奏性。
”
孪生电影:同生的纪录与剧情(1980—2000)
20世纪80年代,瓦尔达首创“电影书写”的概念,提出了以电影书写取代电影编剧的主张。“一部电影书写得好就等于是拍摄得好,演员选得准,场景挑得好。分镜、运动、视点、拍摄节奏和剪辑节奏等就像作家的选择,句子得当与否,词汇类型、动词频率、段落、括号,后续章节可否延续叙事内容,等等。对于写作这就是风格,而对于电影,电影书写就是风格。”作为新浪潮极为典型的作者导演,瓦尔达认为导演如同画家或作家,其电影书写包含一个从前期到后期完整而缜密的创作过程,是构思、剧本、分镜头、场景图、选演员、 定场景、机位、视点、镜头运动、剪辑结构等导演风格的综合体现。她认为电影书写需要用镜头、摄影机角度、运动节奏及剪辑取代文学性的字、句和章节。“电影不是演出剧本或改编一部小说......而是来自情感的东西,来自视觉的情感,声音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形状只跟电影有关。
”也就是说电影书写首先区别于文学性的描述或讲故事,她的电影剧本中经常包含大量的图画、人物的运动轨迹、机位图、场景图及情感备注等。
正如作家/画家可以用不同文体/画风自由表达,瓦尔达开始尝试拍摄“孪生电影”,也就是基于一种清醒的思考将同一题材或同时期的感受分别拍摄成剧情片和纪录片。与常见的纪录片附着于剧情片的套拍形式不同,孪生电影虽有人物或场景的重合相似之处,但情节内容各自独立,是两个完整的未必有情节关联的双重文本形式,是一种复式或双向的电影表达。“我们一直不知道究竟是艺术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艺术。这个念头引导我在洛杉矶拍摄了两部电影。一个关于艺术作为生活的集体表达(或集体生活的表达),就是《墙的呢喃》(模仿或者联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