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文学的一次反思,人类需要记忆带来幸存感与危险迷恋吗(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有时候,斯捷潘诺娃对这些思想家熟稔引用的方式,给读者的印象甚至是这种印证太多了,也太过表面和直接,以至于它是显而易见且不须批评者刻意提及的。比如,当作者提到:
绘画能将任何物体再现于笔端,它以“相似”作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目标,执着于自己的任务——使画像尽可能地完备且唯一,神似而非形似,致力于为画主提供一个自我浓缩像,其所指向的并非一时,而是一世。
这也是时间影像的本义,时间影像的极致即是静态的时间影像,换言之,一切时间的流逝都体现在空间化了的图像之中,塔可夫斯基意义上的时间压缩即是如此。好的影像澄清事物的幽灵性,把过去、现在、未来统摄在拉奥孔式的“极富包孕性的时刻”中。 斯捷潘诺娃的这些思考可以自然而然地和20世纪哲学中关于记忆理论的探讨进行对话。
但另一方面,作者的很多理论推敲,又是装点在蒙田随笔式的散漫衍伸的文字之中的。在博学和才思敏捷上,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类似本雅明或桑塔格,这也是她熟悉的作家,而不是那些“纯理论”。比如作者提到库兹明一部短篇小说中的故事,一位英国家庭女教师久居俄罗斯,和自己的亲弟弟失去联络,后来她看到了一段新闻影像,里面是穿着制式军服的新兵开赴前线的简短报道,她在队列中找到了她的弟弟,“但不是通过面孔(所有面孔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标记——裤子上的一个破洞”(第94-95页)。这里,同样,是裤子上的洞,而不是人本身的形象,制造了人的主体差别。这个故事可以作为斯捷潘诺娃记忆叙事的核心隐喻之一——我们多数时候只能通过破损、缺陷和不完美来把事物进行相互区分。这是一个摹本不再有原本的时代——在哲学上或许会有类似的表述,但斯捷潘诺娃用短故事的方式使这些思想充满潮湿的细节。
还有其他一些类似例证,比如马林诺夫斯基所发现的,在某种文化中,说某个人长得“像”他的祖先是一种不洁的诅咒,帮助我们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把一个人和其祖先或近亲的“相像”视为赞美的文化行为的限定性。斯捷潘诺娃通过在故事、传记、档案和哲学沉思之间来回穿梭,使读者注意到记忆的辩证筛选、时间线性进展所导致的变化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传统、童年的渴望中的完美主义倾向,其中很多内容,都处在如上所述不同文体的交叉之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