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双城记》女性形象——论完美露西的虚幻与德伐日太太的凶残(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健康、希望、信心、有教养和仁慈”是狄更斯呈现女神形象美德的重要内容。
然而,道德上过度考究的“完美”形象在艺术上难免存在瑕疵甚至失败。当抛开道德热忱,以理性的目光来考量露西在小说中的人物构架和生存逻辑时,这位完美女性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穿衣镜上的一口呵气,“虚幻”地消失了。女性主义思想家波伏娃说:“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4](P23)其指出了社会环境对女性形象塑造的重要性。而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却对露西的成长背景和逻辑形成进行了大面积的模糊和省略。露西十八年的“成长”一笔带过;十八年后,却突然以“天生”的天使形象“复活”了她的亲生父亲。小说的描写林林总总,但对露西的细节刻画却相当吝啬,既看不到她对父亲的“伺候”,也没听到她有效的话语“启迪”,直到每次抵不住高压昏眩过去之前,才不断重复地说出“亲爱的,为我祈祷吧”和“你的开心也是我的开心,我爱你”之类的台词。
露西自小无母,生父又不在身边,唯一“亲人”就是善良的女管家普洛丝——这个被弟弟骗去所有钱财的泼辣妇女却对露西关怀备至,像一只永不离身的看门狗,是露西的防身盾。当时英国的《本特利杂录》《新月刊杂志》《笨拙画报》等许多喉舌杂志都曾对此类“财产水平尴尬”“生存状态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进行过翔实、生动的记录[5](P89),他们大多都像女管家普洛丝一样身居低位、行为笨拙、目光狭隘、职业卑微,总是出乖露丑,充满喜剧色彩;也有的像小杰里和老杰里一样,孩子随着父亲走上一条“老实的生意人”的道路。露西在“卑琐”人物和“边缘”环境中成长,却未沾染其中的逻辑和性格,反而“天生”如闺范妇德的摩刻,拥有最高尚的情感和最仁爱的悲悯,不合乎人物“生成”之“真”。狄更斯刻画露西太过程式化,抽象的妇德观念必然会给女性形象的生动塑造造成一定的损害,造成露西式“完美”的虚假与虚幻。
如果小说的省略能带给读者浪漫的想象或诗意的怀念,那固然是好的,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省略中,我们看到的是虚幻的道德程式,在细节失忆、逻辑失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真切的情感也失去了灵性。其中,最鲜明的例子是“法庭再相会露西为爱晕倒,酒店又相聚卡顿为爱献身”的情节。在这个紧张的调包计实施前,狄更斯安排露西再次晕倒,设置她去乞求卡顿救出父亲,至少避开了三层妇德败坏的嫌疑:第一,引人牺牲之嫌;第二,有夫之妇乞求一个自己的爱慕者多少有性道德败坏的意味;第三,如果开口,那么激烈的言词将破坏她温柔的形象,有伤闺范。于是,危难面前的晕倒,让我们看到在露西的仁爱中缺乏一种主动的人性。她只是待在原地,哪怕丈夫就要上断头台了,她也只是在女性规范的范围内活动,恪守妇道。“像露西这样只负责晕倒就能解决问题的女性形象在狄更斯的小说里为数众多,几乎每篇长篇小说都可见她们的踪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