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与圣人:古希腊和古典中国的知识与智慧》(1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无?然而无不也仍是有吗?看起来在命名时我们会用一种指涉的方式去命名事物。我们生活在“万物”的世界中,命名将万物带入概念性存在,允许我们将一物从其他事物中分殊出来,允许我们去沟通、操纵现实,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如此,在此意义上,命名是这些物的“母亲”。但命名虽然必要,却也会将我们从命名活动——譬如命名万物起源,抑或是命名时伴随着道的那种整一性体验——试图描述并由此命名的那些体验中切割出去。《道德经》的作者就活在“无名”和“有名”的张力之中。
这位作者还生活在“无欲”和“有欲”之经验的张力之中。欲(intention)对于《道德经》首章的作者而言,似乎特别指代了想要概念化并操控现实的欲望。正是这种对于有意的意向主义的抑制,描绘出了参与“道”之整体进程的美妙体验——就我们所能使用的语言来描绘的话。“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是哪两者?“两者”最为直接地指代了“无欲”和“有欲”,它们平行于此前提到的另一组概念“无名”和“有名”。
作者暗示,“无欲”和“有欲”之间既无区别又有区别。“无名和有名”之间既无区别又有区别。这是个似非而是的真理——也可以说是个谜(“玄”,mystery)——因为区分“常无欲”和“常有欲”或“无名”和“有名”的必要语言活动,让这些对子的每一个成分都显得确实像一个不同的实体。但并非如此。单纯从逻辑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命名有名者但显然无法命名无名者,否则无名者就不是无名者了。而这位思想家既想要命名无名者,又暗示无名者无法被命名。也许因为语言在传统上被用来描述事物和概念,其自身无法充分表达参与到道之中的体验——因为这种体验,在整全无损的情况下,必然会消解一个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和对语言的这种区分活动的需要。对于《道德经》首章的作者来说,语言现在似乎既指涉外部现实和万物世界,又能唤醒一个人参与道的原始神秘体验。
借用沃格林(Eric Voegelin)的术语,语言既反映着意识的佯谬,又参与其中。意识必须同时从其意向性(intentionalist)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这两种模式去理解。意识指示对象,在这种运用意向性的能力中,现实就由通过意识的这个方面所指示的“事物”构成,意识的此一方面亦即沃格林称作“物-现实”(thing-reality,老子称作“万物”)的方面。但如果思想家将物-现实视作全部,他/她就会陷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遗忘”(imaginative oblivion)活动中。因为意识还有参与性的维度。意识不只意味着指示着客体的主体,它也是沃格林所谓的“物-现实”(It-reality,老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参与者。意向性行为总是在现实的某种理解结构中现身。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