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类”规定的意义(9)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到了《巴黎手稿》,这一思想更加成熟。“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是——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47)如果“类生活”中不包含“个体生活”,就根本算不上“类生活”,因为任何“类生活”都是由个体通过自己的个别性活动而生成的。“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人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48)“类”不是先天的,它是由个体通过劳动后天形成的,即人的社会和历史本质是由个体劳动所创造的。
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随着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批判,马克思已发现费尔巴哈的最大问题是只把个体理解为感性存在,没有把个体理解为“感性活动”,使他无法把个别性与普遍性联系起来,导致他把人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49)。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一方面延续这一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认为“他还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50);另一方面,他开始从“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中的个人”(51)出发,去建构一个由经验的个体去生成超越性的“类”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真正关于人之“类”规定的学说,从而使对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成为可能。
总之,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的批判,发现要使人之“类”规定得以成立的两个要点:(1)“类”是超越性的普遍性,但其中内在地包含着活生生的个别性和差别性;(2)“类”不是先验的普遍本质,而是由经验的个体在后天自我形成的。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前提。在哲学史上,马克思对“类”的概念规定所做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证明了后者。
二、劳动在“类”生成中的作用
“类”是由经验性的人在后天自己形成的。那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涉到人之“类”规定的成败。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高清海,都意识到回答这个问题的必要性。
先看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只有上帝和“类本质”这样的普遍性概念才具有“创造性范畴的先在性”(die Pr existenz der sch pferischen Kategorieen)(52),才具有创造人以及世界本质的能力。马克思首先破除了这一教条,让肉体的个人也拥有“创造的”(sch pferisch)能力,即自己形成本质的能力。这是绝对必要的。如果不让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人的本质就永远不是自己形成的,就永远无法破除人的本质的抽象性这一魔咒。这一决定性的一步是在《巴黎手稿》中迈出的。其中,马克思发表了这样一段名言:“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运动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der Dialektik der Negativit t)——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