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类”规定的意义(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53)这里,他借助对黑格尔的批判性吸收,确立了一个至关重要“劳动使人生成”的原理,即“类本质”是个体通过自己的经验性劳动生成的。人是自己活动的结果,不是上帝或者“类本质”活动的结果。这是马克思对如何生成“类”的最初回答。
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如何通过劳动生成“类”做了详细说明。在该书的“费尔巴哈”章,特别是在新MEGA I/5卷中的H5a(54)中,马克思将他的“劳动使人生成”原理具体化。他从“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55)的命题开始,按照有生命的个人“需要吃喝穿住”→“物质生活本身”→“新的需要”→“繁殖”→“共同活动”的顺序,对人的本质及其历史的形成过程做了说明。这里,位于历史起点的无疑是“种生命”意义上的个人,他出于生命的本能需要吃、传、住、繁殖等;要满足这些生存的需要,他就必须去生产各种生活资料,即必须去劳动,因此劳动是“第一个历史活动”(56);然后,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事生命再生产,组成家庭,形成某种共同活动;一旦有了共同活动,就会出现“意识”和“语言”,形成原本“种生命”所不具备的“类本性”,即“人的真正的共同存在性”(Gemeinwesen)(57)或者“社会关系的总和”(58)等,开始过一种超越“种生命”的社会历史性生活。
从这一叙述看,人一开始并不是人,他是通过劳动而成为“人”即“类”的。
高清海基本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在《“人”的哲学悟觉》中,以“种生命”如何向“类生命”过渡的形式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他否定了“‘本质优先于存在’或叫做‘本质主义’的传统哲学观念”(59)。按照这一观念,本质优先于存在,人的本质优先于个体的生命存在。人类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普遍本质,如道德、理性和爱等,优先存在于个体的生命。无论是基督教还是费尔巴哈,在对人的解释上都属于这种“本质主义”。但按照这种“本质主义”,根本无需建立从个体出发去生成“类”的逻辑,因为作为本质的“类”早在个体生命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因此,必须破除“本质主义”的传统观念,让存在优先于本质。他说:“人可以先存在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这点,绝没有什么神秘之处。预先作为‘存在’的人并非毫无‘本质’的存在,只是那种本质不完全是‘人’的本质,而是属于‘种生命’的存在和本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