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一种可能增进友谊、减少敌意的品质(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四 讨论
(一)小学生宽容、 友谊质量、 外化问题行为、 敌意归因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 小学生宽容、友谊质量、外化问题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研究发现一致, 相对于男生, 女生会表现出更高的宽容水平 ( 张海霞、谷传华, 2009 ), 更高的友谊质量 ( Bowker & Rubin, 2009) 和更少的外化问题行为(李丹、宗利娟、刘俊升, 2013; 何珍、陈昱翀、 黎月清, 2017)。在宽容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可通过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来解释, 因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被更多的期待表现出宽容 ( 张海霞、谷传华, 2009)。在友谊质量上的性别差异主要与社交技能以及交往模式的性别差异有关, 一方面, 3 ~ 5 年级女生的社交技能水平显著优于男生,而良好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个体获得更高质量的友谊 ( 莫书亮等, 2010);另一方面, 男生传统的 “ 帮” 式友谊, 虽然可能会在友谊数量上占据优势, 但是研究表明, 相对于更多数量的朋友, 较小的朋友圈子更能够增加关系亲密度 ( Poulin & Chan, 2010), 女生 “ 小而精” 的 “ 对” 式友谊质量更高。
男生更高的外化问题行为水平与社会对男性孔武有力的传统性别角色期待以及男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显著低于女生有关 (张萍等, 2012)。同时, 宽容、 友谊质量、敌意归因总体上均展现出随年级升高逐渐变得更好的发展趋势。宽容、友谊质量的年级效应与前人研究的结果相符( 张海霞、谷传华, 2009; 徐敏、杨丽珠, 2013)。而很少有研究提及敌意归因的年龄发展性特征。宽容、友谊质量、敌意归因的发展均与个体的共情能力有关。研究发现个体共情准确性, 即正确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在青春期迅速发展, 青年时期达到顶峰, 中年期开始下降(Kunzmann, Wieck, & Dietzel, 2018); 且根据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 3 年级至 6 年级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已从自我反省式发展阶段过渡到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 ( 徐敏、杨丽珠, 2013)。
因此, 小学生更加能够从一个旁观角度客观的解释模糊情境中他人行为的原因, 降低做出自我服务性认知扭曲的可能性, 即减少敌意归因。
另外, 本研究还发现, 低流动儿童比例学校的学生比高流动儿童比例学校的学生有更高的友谊质量。以往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水平低于城市儿童 ( 胡冰、张春妹、韩晓, 2013 )。这可能与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遇到的消极因素有关, 例如抑郁、社交焦虑 ( 袁晓娇等, 2012), 从而使流动儿童难以收获到稳定健康的友谊关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