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民族:19世纪欧洲族群观与民族主义(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神话的民族:19世纪欧洲族群观与民族主义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是这些德意志知识分子中的领袖人物,他渴望将日耳曼文化政治化。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将1世纪的罗马人等同于当下的法国人,将他和当代的德意志人等同于反抗罗马扩张的日耳曼抵抗者。这样一来,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对日耳曼人美德的描写和在《编年史》(Annales)中对阿米尼乌斯及其大败瓦罗斯和罗马军团的记述都成了检验统一的德意志人身份的标准。通过这样的解读,费希特找到了一个在神圣罗马帝国造成复杂政治局面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德意志统一体,而且还证明,德意志人历史上就曾经抵抗过罗曼语入侵者。费希特在他的著作《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中发展出了一个独特的德意志人身份:一方面,它与斯拉夫人形成了对比,因为“与欧洲的其他民族相比,斯拉夫人似乎还没有足够清晰地显露出来,以至于人们还无法明确地描述他们”;
另一方面,它与罗马化的“条顿人的(Teutonic)后裔”,即法国人也形成了对比。与这两者不同,德意志人身份的核心优势在于地理和语言上的连续性。在19世纪,语言与身份之间的联系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法国哲学家埃蒂耶纳·博诺·德·孔狄亚克(É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就已经提出,“每种语言都表达了说这种语言的人的特点”。然而,费希特用非常特殊和带有煽动性的方式发展了这一传统。在他的第四演说词中,他宣称,德意志人是众多“新-欧洲人”中唯一一个仍然居住在他们祖先居住地并且保留了他们原始语言的民族。尤其是德语这门语言,它将德意志人团结起来,使他们与上帝创世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像法国人这样接受了拉丁化语言的民族所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德语与罗曼语系的语言不同:
罗曼语系的语言以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根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词语,而这些词根是在远离说罗曼语的人居住的地方形成的;德语则完全是在日耳曼的元素上发展出来的,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描述现在仍然由德意志人居住的这个地区的。因此,德语这种语言可以很快地被所有说德语的人听懂并理解,它在说德语的人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即时的、相互的联系。我们必须把费希特的《告德意志同胞书》放在当时的语境下进行理解。在人们普遍认为法国的占领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的时代背景中,这本书里的文章可以被称作“活命主义的文字”,因为作家的目的是要给人们希望,鼓励人们在被法国人占领的背景下进行反抗。虽然法兰西帝国的迅速垮台结束了德意志人对这种情感的独特需要,但是这种情感经过转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