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值的幻灭遇到战争的呼唤|赏书(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德国,神学家、历史学家西奥多•卡普施坦(Theodor Kappstein)承认,尼采的确是世界大战的哲学家,因为他教育整整一代人去追求“一种危及生命的诚实,一种对死亡的蔑视……教育人们为了整体而成为祭坛上的牺牲,追求英雄主义和宁静、快乐的崇高”。甚至更为人熟悉的哲学家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他后来成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最钟爱的哲学家]也在1915年发表的《战争天才与德国战争》(The Genius of War and the German War)之中赞扬了使这种争议“变得高贵”的某些方面。他欢迎作为“人类存在的有机根基复归的那种战争……我们将不再处于既成现实的孤独状态!个体、民族、国家、世界、上帝之间被割裂的生活纽带将会在瞬间复归”。
舍勒说,那种公共性的“我们”,“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优先于个体的自我”,个体的自我是“文化传统和历史过程的一种人工产品”。
弗里德里希·尼采
虽然不论支持还是反对尼采影响的主张都有些夸大其词,但却并非没有任何基础。在德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歌德的《浮士德》(Faust)以及《新约全书》一样,是识字的士兵最喜欢带上前线的作品,“以便获得激励和安慰”。不仅如此,根据史蒂芬•阿施海姆的说法,15万本特别耐用的战时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被分发给士兵。甚至有些识字的非德国士兵也带着这本书,最著名的是罗伯特•格拉韦斯(Robert Graves)和加布里埃尔•邓南遮。我们也不该忘记刺杀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的刺客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他的行动加速了1914年的危机。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喜欢背诵尼采的诗歌《瞧!这个人》(Ecce Homo):“像火焰一样贪婪,我燃烧耗尽了我自己。
”
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我们都需要花点力气才能适应第二个问题。它是这样一个事实:在1914年的时候,有很多人欢迎战争的到来。这一点仍然具有特定尼采式的意蕴。战争被当成了一个人英雄品质的终极测试,被当成对意志的测试,而且还是体验狂喜的最佳机会。不过战争不止意味这些,远远不止。很多人把战争视为救赎。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