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屋檐下,是家政阿姨们的特殊职场(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21年12月10日,北京百万庄养老照料中心护理员冯爱芬为老人理发。这家“隐藏”在老旧小区内的养老机构服务着十多名老年人,工作人员中包括像冯爱芬这样荣获“最美家政人”(李贺/摄)
雇主心态
根据互联网家政平台阿姨来了发布的《2021年家政阿姨年鉴》,在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家政服务人员以下岗职工、农村妇女为主:从业者有25.8%为下岗职工,53.3%为农民,5.2%为建档立卡贫困户,12.3%为失地农民;在受教育水平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政服务人员占比59.4%。
“家政行业正在朝着职业化发展,家政工渴望在工作中获得职业价值和生命尊严。”梅若说,但是受传统观念和城乡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家政工走入雇主家庭时并不容易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关系。
“要建立可持续的家政雇佣关系,家政工不仅要有专业技能,也要建立职业自尊、加强健康社交意识和沟通能力,“这在职业培训中其实很难真正学到”。
《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刊发的文章《“第一代雇主”:如何对待保姆这位“虚拟家人”》认为,如何构建良好而规范的家政雇佣关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学问题,而人们对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家政雇佣关系尚缺乏常识性认知。
根据新华网联合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于2021年发起的家政行业公众需求情况调查,人们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期待和关系认知存在很大不同:有35.7%填答人希望彼此仅限于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5.12%希望与家政服务人员像朋友那样相处,21.63%表示关系会视对方具体性格而定,7.55%认为是领导关系,希望对方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开展工作。
“建立了雇佣关系意味着在家庭中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职场,而职场管理者就是雇主。管理员工是需要学习的。”梅若说,但现实的情况是,对雇主来说,家庭是休息放松的地方,大部分雇主没有精力也没有意识去以职场管理的心态来经营与家政工的关系。
社会认知对家政雇佣关系仍存有类似传统“主仆”关系模式的期待,比如忠诚、长期服务或服从自己的权威。
一旦雇主以这样的期待与家政工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关系,便容易产生焦虑与失望,诸如认为家政服务人员“对工资和工时锱铢必较”“容易离开”,而从雇佣关系角度上看,这其实是家政工权利意识的体现。
“这不仅是沟通的问题,而是家政服务人员的劳动是否得到尊重的问题。要做到使家政工感受到尊重,雇主是主动的一方。其实,雇主也应该接受一定的培训教育,包括人权意识、用工法律、同理心和谈判技巧。”佟新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