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大不列颠: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起源与争论(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概言之,不管最初是为哪位国王所作,《天佑吾王》这首歌的价值都远远超过了其起源的真凭实据,恰如一位驳斥了所有关于这首歌作者和创作年代的研究者所坦然承认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宁愿幻想这首歌是无人作出、自然出现的,联邦时期,创作它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它却在复辟时期在每一位心怀不满的王室成员口中流行起来,以至于根本没必要再进行创作。”借用柯文(Paul A. Cohen)的话来说,国歌的存在以及与它相关的故事恰恰构成了英国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神话,它可以是“普通型”的神话,即普通人心中对国歌的认知;也可以是通过修改编纂以后牵强附会的国歌起源故事;更是通过政治和人的互动,通过各种仪式的不断重复,在人们心中所强化出来的对国王作为神意代理人的承认以及对以君主制为政体的英国的认同。
或许,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做出如下推论,恰恰是在这一情境下,真正的英国国歌诞生了。毕竟,对于一个具有现代性的政治体而言,必须要区分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具体的统治和永续的共同体,施行统治的群体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民选代表,但统治权所有者的变更不应当影响到民族共同体这个在文化和观念层面上一直延续的存在,当然也不应当妨碍在宪制条件下的一系列限定规则。英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争论与统治更迭之后,无疑已经实现了这一要求。就此而言,“吾王”成了不列颠民族的标志,集合了这个民族的特性,可以说, 《天佑吾王》是对任何一位在位君主的歌颂,更是对作为民族国家的英国的赞美。
历史与官方记载中的国歌及其首演与改编
在英国历史研究者的考察中,目前最通行的看法依然是,《天佑吾王》这首英国国歌诞生于1745年9月,具体日期并无定论。这也是英国皇室认可和采纳的说法。
实际上,在这首歌诞生10年之前,英国人就已经明确表现出对用来表征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的需求了。1738年,当亨德尔(Handel)的《亚历山大的盛宴》(Alexander’s Feast)在考文特花园上演时,《常识报》(Commone Sense)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模式和韵律对人的影响是极为强大的,正因如此,将音乐从个人艺术欣赏拓展到民族精神上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瑞士人算不上感官最为敏锐的人,但他们在这个时代却拥有用长笛演奏的歌曲,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而受到德国影响的亨德尔所创作的作品,难免具有些德意志民族的特色,因此,这些歌曲对不列颠民族的好处将会大大缩减。 换句话说,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音乐,才能反映出自己的精神,鼓舞民众对自己民族和祖国的热爱。英国当然也要有这样的歌曲,不能落后于瑞士等欧洲国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