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大不列颠: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起源与争论(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篇报道的作者甚至还设想了召开议会时,议员们齐声合唱的场景,算得上是对国歌的现代政治功能的第一次论及。
前文已经简要提及了 《天佑吾王》在18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时的状况,而且对国歌起源的追溯也是从这首歌所歌颂的究竟是斯图亚特王室还是汉诺威王室的观察点切入。显然,这首歌曲带有明显的天主教色彩,与18世纪英国的新教主流格格不入。然而,抛开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时间不谈,有确切记录的首次演出或许只能追溯到1745年。
在18世纪呼唤民族音乐的大背景之下,这首歌被人们搬上了舞台,1745年9月28日,德鲁里剧院在上演过本·强生的喜剧之后,首次表演了《天佑吾王》:“这首古老的曲目,起源神秘,已经在光荣革命期间为了纪念斯图亚特王室而被演唱;后来又被那些支持两位复辟者的人秘密传唱着”,但是那时,乔治二世已然平息了斯图亚特王室的第二次复辟,这首歌过去所具有的政治立场也逐渐被人们淡忘。

歌声中的大不列颠: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起源与争论


德鲁里剧院
为了适应新教的习惯,第一次演唱时只使用了第一段。这一段与乔治二世的加冕曲《牧师扎多克》十分相近,而且不同于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的内容,这段话仅仅是一段祈祷词,是不列颠人们在向上帝祷告,希望“吾王”平安,百姓幸福,仅此而已。这首歌的第三段则是唯一创作于1745年的段落,强调的是从神圣权力的古老信条中衍生出的君主制的合法性,无论是斯图亚特王室还是汉诺威王室,这一点都是其统治的基础性证明:“因此,起码在理论上,君主制的宗教基础与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所存在的契约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之处”,就这样令人满意地被抹平了。实际上,对不列颠人来说,这首歌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而且由于第一段中所谓的“吾王”明显指的是信奉新教的乔治二世,因此这首歌也被打上了反对天主教的色彩,唯其如是,在《每日广告》(Daily Advertiser)报道人们对这首歌的反应时,才会说“如雷的掌声和叫好充分表明,人们对邪恶的敌人所谋划的阴谋是多么反感,对教皇势力控制英国的独裁企图是多么厌恶”。
《每日广告》报道的数日之后,师从托马斯·艾恩的查尔斯·博内(Charles Burney)在考文特花园表演了这首歌,在此之后《绅士杂志》(The Gentlemen"s Magzine)和《伦敦杂志》(The London Magzine)也对其进行了报道。就这样,《天佑吾王》随着报刊和剧院的推广而不断深入人心,实际上到20世纪初,英国的剧院都一直保留着在演出结束后演奏这首歌曲的习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